冷血资本家!《宝可梦Go》老板套现255亿暴富后,对剩余团队裁员68人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尽管有多份报告显示游戏业裁员有了趋缓的势头,且招聘人数正在超越裁员人数,但游戏公司的裁员却并未停止,甚至出现了越来越令人匪夷所思的裁员现象。比如,刚把游戏业务以35亿美元(合人民币255亿元)卖掉的Niantic,时隔数周就传出了裁员消息。

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发布的一份《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WARN)报告中的详细信息,Niantic公司至少有68人将于2025年5月20日失业。这里需要先澄清的是,裁员并不是发生在已经卖给了Scopely的那部分团队,而是未被出售的Niantic其余部门。Niantic当时曾表示,这笔交易将允许其通过成立一家名为Niantic Spatial Inc.的新公司,聚焦于地理空间AI业务。

匪夷所思:Niantic老板套现35亿美元后立即裁员

2月中旬,彭博社爆料称《Pokemon Go》的发行商Niantic正在和《Monopoly Go》发行商Scopely洽谈收购事宜,预计Scopely将接手Niantic旗下游戏业务,作价或达到35亿美元。

考虑到《Pokemon Go》之后,Niantic真正意义上产出的“爆款”仅有一款怪物猎人IP的《Monster Hunter Now》,且创始人John Hanke此前的科技圈连续创业经历,行业内虽然对此感到惊讶,但却并不是无法想象。Gamelook当时就曾推测在出售游戏业务后,Niantic或许将完全转型,成为AI、VR/MR领域一家更为纯粹的互联网科技企业。

《Monster Hunter Now》

根据Niantic随后公布的计划,此次35亿美元剥离游戏业务后,Niantic将拿出2.5亿美元成立全新子公司Ninantic Spatial,全面投身“地理空间 AI”业务,致力于通过AI技术打造下一代导航地图,结合LLM技术推出大型地理空间模型、加上扩展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以厘米级精度对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进行融合。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John Hanke拿到沙特土豪赠送的充足资金追梦之后,却突然宣布了裁员消息。就在交易确定不久,Niantic公司CEO John Hanke就宣布裁员,但并未公布具体数字。他表示,此次裁员将使公司通过有效成为一家“初创企业”而更加专注。

他表示,“经过慎重考虑,鉴于我们的新重点,有些岗位将不再需要。本周,我们正在向受此影响的员工通报这一消息。这些决定从来都不容易;它们绝不反映个人的绩效表现,我们也理解这些决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如今,根据加利福尼亚州发布的一份《工人调整和再培训通知》(WARN)报告中的详细信息,Niantic公司至少有68人将于2025年5月20日失业。这些裁员是在2025年3月20日宣布的,与John Hanke通过内部电子邮件(随后发布在Niantic官网)宣布裁员的时间一致。

Niantic公司已证实Hanke的声明与WARN报告有关,并表示“目前对此声明没有更多补充内容”。

对于存量阶段游戏市场的残酷性,全球同行都是有目共睹的。游戏失败裁员、关闭工作室司空见惯,甚至成功项目裁员也不是第一次。

比如在年初的时候,《漫威争锋》美国西雅图团队被裁撤的消息,就在海外游戏圈引发了轩然大波,国外玩家社区针对此事进行了大量讨论,《漫威争锋》在Steam上也出现了大量英文评论差评,矛头都直指裁员一事。

面对海外社区的热议,网易给出的解释是,“出于组织架构调整及优化游戏开发效率的考虑,我们近期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对《漫威争锋》开发团队结构进行优化重组。此次调整涉及位于西雅图的设计团队,该团队原属支持《漫威争锋》项目的全球设计职能体系。”

对于玩家的担忧,网易表示在中国广州的《漫威争锋》核心开发团队依旧由制作人吴伟聪与游戏创意总监陈广云带领,始终致力于打造卓越的游戏体验。对于《漫威争锋》的迭代升级与长远发展,网易也正在持续加大而非减少投入。时候,国外玩家发现被裁西雅图团队人数很少,且并不是《漫威争锋》核心研发岗位,国外玩家最后原谅了网易。

只不过,Niantic的裁员却有些令人匪夷所思,毕竟,一个长期盈利、且刚套现35亿美元的公司,哪怕是聚焦成为初创公司,也应该考虑对游戏和公司成长做出过贡献的团队。

社区热议:高管套现“退休享福”、打工人永远是被牺牲的炮灰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此次裁员发生在未被出售的Niantic其余部门。据网友给出的消息显示,Niantic旗下并非所有游戏业务团队都被Scopely“照单全收”,比如该公司的早期游戏《Ingress》就不在并购范围内。而这次被裁员的,正是买家不想要、Niantic以后也用不到的那批人。

Ninantic Spatial最新宣传图

毕竟,转型AI以后,Niantic Spatial或许更多地希望以初创公司的定位吸引投资者。

海外社区当中,最被认同的意见是,Niantic裁员是因为留下来的人已经对当下的企业没有了用处。一位网友称,“这(裁员)是有意义的,公司不希望任何员工知道它出售了绝大部分资产和项目。”

还有人则猜测,这意味着公司不想再做任何更多的项目。“这不仅仅关乎项目数量。例如,如果业务方向从游戏领域转变,那些被裁员的人可能不具备新项目所需的合适技能。除此之外,还存在范围方面的问题。他们明确表示希望以‘初创企业’运营,而在我看来,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的业务范围将会缩小。”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Niantic此举,或许是高管想要借机退休,毕竟,John Hanke已年近六旬。“你给我35亿美元,我就彻底不干了。那些CEO/高管们可能就要逍遥自在地退休享福了。”

更令网友们难以接受的是,当高管拿着套现资金“享福”时,为这笔天价并购做出了贡献的“打工人”,却不一定能够因此得到太多的好处。

有人指出,很多人可能会以为被裁员的人会得到失业“奖励”,毕竟,Niantic的员工人数从未超过1000人,意味着人均350万美元。但是,“绝大多数的员工奖金可能都不超过1万美元,企业总会裁撤底层员工,以便给高层管理人员发放更多奖金。”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4/56845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