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图片来源:腾讯官网
GameLook报道/在资本的沐浴下成长起来的中生代国内互联网企业们,似乎正在迎来一场非同寻常的“成人礼”。
12月23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通过决议,将按每持有21股股份派发1股京东集团A类普通股的基准,向所有符合资格的股东以实物分派的方式,宣派腾讯持有的约4.6亿股京东集团A类股票的特别中期股息。
简而言之,腾讯要将持有的京东股票以派息的方式,分发给腾讯的股东。派息后,腾讯的持股比例将从17%骤降至2.3%,不再为京东第一大股东。
巧合的是,今年恰好是腾讯购入京东股票的第七年,如同中国人常说的“七年之痒”,腾讯和京东的“爱情长跑”似乎也迎来了一个有些“痒”的时间节点。而如果将之置于更大的时代背景下,这次“放手”的背后可能还有一场会重塑中国互联网行业格局的大变革。
放手是因为京东长大了?
2014年3月,一个非常敏感的时间节点。彼时,京东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距离5月最终挂牌上市只剩两个月。而在更大的行业视角下上市前的京东正面临阿里系的围剿,C2C淘宝和B2C天猫齐头并进,让京东和同样在电商赛道上有些失意的腾讯倍感压力。
于是,决心抱团取暖的腾讯和京东发布了一份公告,腾讯将抢在上市前购入3.5亿股京东普通股,并在京东IPO时以发行价再认购5%的京东股份。作为对价,腾讯向京东支付2.14亿美元现金并全面退出电商赛道,包括QQ网购、拍拍网在内的电商和物流部门悉数并入京东,后者由此也成为唯一一个继承了腾讯战略级业务的被投企业。
如今,腾讯派发给股东们的京东股票,按12月22日收盘价计算,作价高达1103亿港元(约合141.44亿美元)。即使考虑到2019年和2020年京东向腾讯两度增发了总计1100余万股的A类普通股以及当初转让电商业务的成本,七年间,腾讯以放弃独立发展电商业务为代价的这笔投资,账面回报率也至少有十余倍甚至数十倍。
对于这次“放手”,腾讯在给澎湃新闻的回应中解释道,“投资发展期的成长型企业”一直是腾讯投资的主要战略方向,而当被投企业有持续自筹资金能力时,则选择适当情况下退出投资,腾讯的“长期投资”战略从未改变。
把这番解释说得再通俗易懂些,就是“京东长大了,已经可以自负盈亏了,所以我们可以放手了”。
三季度,京东营收达2187.08亿元,同比增长25.5%,其中作为基本盘的京东零售营收增速也超过20%,这三个数据都超出了此前的市场预期。在前三季度多家互联网公司降速、亏损的背景下,京东的业绩表现和一直以来的市场表现都证明,这家公司确实“长大了”。
不过,对于腾讯这次的“放手”,二级市场还是给出了应有的反应。截至今日港股收盘,作为分红方的腾讯股价上涨4.24%,报收461.8港币。而腾讯的分红方式对京东来说,则如同A股股民最为熟悉的“大小非解禁”,将直接导致京东流通股数量激增并造成卖盘压力,因而京东股价当日下挫7.02%,报收259.6港币。
反垄断“大年”,严防资本无序扩张
尽管腾讯的解释看上去合情合理,但这次“放手”所处的时间节点还是多少让人有些浮想联翩。
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被列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而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再度被着重提及,会议强调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与会议精神相呼应的,是市场监管部门雷厉风行的反垄断行动。据《新京报》统计,自《反垄断法》生效至2020年11月,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仅公开了59起未依法申报案例,其中没有一起发生在互联网领域。而仅从今年1月1日至12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了118起反垄断处罚案例,其中89起涉及互联网企业,占比75.42%。
在11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43起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中,腾讯系和阿里系各有10余起并购案被顶格处罚50万元,而阿里因涉及“二选一”行为被开出的182.28亿元罚单,则直接将此前中国境内反垄断最高罚款纪录翻了近3倍。
除了罚单,市场监管总局还在7月向腾讯开出了互联网企业收到的首张“经营者集中”的行政禁令——该机构宣布依法禁止虎牙与斗鱼的合并。
如此频密的反垄断行动背后,其实体现的还是主管部门对互联网资本无序扩张的担忧,面对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和中美贸易争端,互联网巨头们回归主营业务、重新划分业务边界,把资本投入到“硬科技”领域,无疑才是这个时代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坚决不上市的华为,便是以集中精力进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而受到中国民众的一致推崇。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建设互联网开放平台之外,腾讯一直以来的“半条命”策略(即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共同繁荣生态)通过投资优秀企业,实实在在孵化出了一批中生代和新生代的互联网公司、甚至新的巨头,包括拼多多、小红书、美团、快手、滴滴、B站、知乎在内的一批优质企业都从腾讯的投资中受益匪浅,除了资本上的扶持,腾讯自身的流量资源都在这些企业的成长过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
而随着政策面的收紧,无论是阿里、腾讯这样的巨头,还是京东、美团这样的受资方,都将面临一场大洗牌,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需要重新梳理自己的业务范围和资本关系,以此来推动互联网产业的合理有序发展。
从腾讯控股重回腾讯科技
在此次腾讯的派息公告发布后,坊间普遍认为短期内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XX系退群”的消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代表着“腾讯控股”向“腾讯科技”的回归,不少人开始讨论,腾讯是否会借此机会重返电商赛道?
从电商赛道目前的现状和国家有关政策传递出的信号来看,GameLook认为腾讯重返电商赛道的概率并不算大。一方面,在拼多多、京东和天猫、淘宝对不同层次消费者已形成全面包围之后,电商赛道留给头部企业的空间已然相当有限;另一方面,电商向来不是腾讯的核心业务,回归“科技”的腾讯正响应政策号召,在其主要赛道上快马加鞭。
12月8日,腾讯游戏推出全新海外发行品牌Level Infinite,并将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分别设立总部。而在此之前,腾讯旗下包括天美、光子在内多个工作室以及SuperCell等腾讯收购的海外游戏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如火如荼的业务扩张。显然,在游戏这一核心业务上,腾讯正在加速其全球化进程,助力文化输出,支持中国文创产业做大做强。
而在5月,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也进行了新一轮的架构升级,包括SAP前全球高级副总裁李强的一批精兵强将的加盟,也将帮助腾讯树立其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To B业务上的领跑地位。
以此为基础,在以AI、AR、VR、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领域,腾讯同样有着展现其“硬科技”实力的广阔发展空间,而这也符合国家提出的“创新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的指导思想,通过对自身技术积累的再挖掘,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此外,作为最早成长起来的互联网巨头之一,在“科技向善”的使命指导下,腾讯也正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展现大厂的社会责任。
继4月19日投入500亿元启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战略后,腾讯于8月18日宣布追加500亿元资金启动“共同富裕专项计划”,聚焦带动低收入群体增收、帮助完善医疗救助体系、促进乡村经济增效、推动普惠教育发展等社会议题。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也紧随其后启动“阿里巴巴助力共同富裕十大行动”,将在2025年前累计投入1000亿元,助力共同富裕,并为此专门成立一个常设机构促进相关行动落地。
在经历反垄断“大年”的洗礼后,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也正在由此掀起的互联网行业变革中重新锚定方向。而对京东这样已达到千亿美元市值的中生代互联网企业而言,这场顺应时势的成人礼,也意味着今后必须独自面对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若是他们能像腾讯、阿里一样成为大浪淘沙的幸存者,中国互联网行业百花齐放的盛世局面也将指日可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12/46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