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对于受重力影响的人类而言,太空可能是大多数人这一辈子都无法涉足的区域,但这种留白也给予了人类的想象力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正是因为太空这种人类正在逐步探索,但与此同时又遥不可及的特点,“太空歌剧”等一直以来也都是科幻题材的一大热门类别。
从近日热映的《沙丘》到《星际迷航》《星球大战》,这些以太空为背景的作品已经得到了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喜欢。而游戏作为一种允许玩家与各种“幻想”交互的娱乐形式,自然也不会错过“太空”这一充满无限可能的空间。
除了经典的游戏系列,比如《EVE》或者《质量效应》《星球大战》,九年间通过Kickstarter等渠道,在没有游戏产品的情况下,众筹了超过3.5亿美元的《星际公民》,或许更能代表这种游戏行业的“太空狂热”。
近日,一份名为《Stars of Blood》的游戏概念设计图重新受到了网友的关注,而这是一款V社早在10多年前就曾有意开发的“太空海盗”游戏。只不过在2012年,来自海外论坛4Chan的几名网友去到Valve总部为G胖庆生的时候,谈及当时仍在开发中起源引擎2和新游戏的时候,G胖就亲自宣判了《Stars of Blood》的死刑,表示V社“不再开发它”了。
时过境迁,如今在这些概念设计图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不少玩家对于游戏最终取消的惋惜。毕竟虽然V社的产能与育碧等大厂没有可比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论是《半条命:Alyx》、还是《传送门》《求生之路》,在游戏质量上都得到了玩家的广泛认可。
潜力丰富的太空游戏
虽然V社早已放弃了项目的开发,但翻看《Stars of Blood》的游戏概念设计图,我们也可以简单地了解V社对于这一游戏的期待,并且GameLook从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影子。
最简单的,就比如上图中左边女性角色的服装,灵感来源就是一战时的飞行员服装,由此可以推断她在游戏中的角色定位。
而下面这一张概念图,其中从耳朵至鼻孔的装置,也不由得会让人想起《沙丘》里弗雷曼人的水循环装置。虽然弗雷曼人蓝色的眼睛在黑白图片中难以分辨,但原著中弗雷曼人因暴晒而长得像皮革一样的皮肤,在这幅设定图中也有类似的皮革元素相对应。
当然除了这种明显的致敬,我们还能看到灵感来自人类部落、经典影视作品、甚至以“伏地魔为原型”的各种外星人。
结合概念设定图中,赛博城市、沙漠腹地、河谷平原等多种环境设置,以及其中所展示的不同文明的不同发展进度,不难推测V社在《Stars of Blood》中,更倾向于多星球,而不是同一颗星球上多文明共存的设置。
当然《Stars of Blood》中,Star用了复数也可以证实这一点。
而一旦涉及多个星球,不论是星际旅行还是太空战,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飞船。从游戏概念设计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除了少数带有明显战斗元素的飞船采用了“仿生”的设计,和几乎所有的太空科幻作品一样,设定集中的航天器,都真的是“船”。
形似人类眼球的飞船
虽然以上的分析,都只是笔者针对游戏的概念设计图的简单延伸,但从中我们从已经曝光的设定图也能够发现,在整个项目被取消之前,V社对于《Stars of Blood》其实是已经有了一套从环境到人物,相对复杂但完整的设定。这些设定图甚至得到了某些网友“性感”的评价。
不过图集的质量越高,也让不少网友对于V社取消该游戏项目,更多了一份遗憾,认为这些设定中所展现的游戏的潜质被浪费了。“我希望Valve做更多‘真正的’的游戏,而不是用游戏卖自家的VR套件”。
生不逢时的科幻大作
不过这样一个大型新原创IP游戏,在2012年前后被V社取消,在GameLook看来也是意料之中。
首先就是游戏引擎。在游戏被取消的2012年,距离V社第一代起源引擎的第一款游戏《半条命2》的发布,已经过去了8年的时间,而距离V社正式发布起源引擎2,还需要再等三年。而就在V社游戏技术更新换代的时间点,《Stars of Blood》立项了。
此时,第一代起源引擎已经无法支撑这样一个大型项目的开发,而第二代的引擎,又不够稳定,可以支撑起整个游戏的开发管线。
在2012年4chan的视频中,G胖还透露了V社其实“一直在准备与起源2引擎一同推出的一款游戏”。而2015年首款使用起源2引擎的游戏却是《DOTA2》也可以看出,《Stars of Blood》等新项目的开发,对于当时的V社而言并不顺利。
由此也就引出了《Stars of Blood》生不逢时的第二个原因,那就是V社业务的转型。
其实回看V社游戏的时间表,我们不难发现,从1998年至2011年,V社虽然算不上“年更”,但在游戏的产能上,也是相当惊人。以2004年为例,V社曾在半年内,就发布了《半条命:起源》和《半条命2》。
但在2012年上线了《CS:GO》、2013年上线了《DOTA2》之后,V社就开始了投资未来了。
其中一个方向就是上文中有网友提到的VR。除了2020年上线的《半条命:Alyx》,早在2015年,V社就和HTC合作,开发了HTC Vive,并于2016年上线;同年V社还发布了VR小游戏合集《The Lab》。
另一个则是以Steam Deck为代表的运行SteamOS的硬件平台。同样地在2015年,除了VR硬件,V社还发布了运行着SteamOS的小型游戏主机Steam Machine,不过不同于Steam Deck上线后的火热,Steam Machine正式发布七个月后,销量不到 50 万台。
虽然这些产品都在2015年前后面世,但不难想象早在2012年前后,V社的业务重心就发生了转移,《DOTA2》《CS:GO》、Steam这“三大法宝”,也让V社有了躺着赚钱的实力。《Stars of Blood》这样一个在当时还看不到前景的原创IP,自然也就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被V社抛弃的下一个“EVE”
不过即便《Stars of Blood》的取消并不算意外,笔者和很多网友一样,还是忍不住会想象这个游戏在平行时空的各种可能性。有网友就表示,“我希望我有机会在V社工作,我就能知道这具体是个怎样的游戏”。
不过也有网友和笔者一样,在看过这些概念图之后,作出了简单的推断,认为“《Stars of Blood》将会是半条命系列核辐射系列在太空中的结合体”,或者和传闻中描述的一致,是“无人深空、星际公民、EVE、自由枪骑兵和坎巴拉的混合体”。
甚至有网友开始了假设,“如果V社倒闭了,包括《Stars of Blood》在内一系列被取消或者没有续作的游戏项目,你希望哪个工作室来接手”。
当然对于笔者而言,如果《Stars of Blood》和起源2引擎一起在2015年上线,那就意味着它将和EA的《星球大战:前线》对撞。或许EA也会在微交易等方面有所收敛,不至于让《星球大战》这样一个IP,沦落到《星球大战:前线2》当年口碑的低谷。
《Stars of Blood》甚至可能成为V社自己的“星球大战”或者是“EVE”,在G胖不数三的游戏列表中加上一个新的产品。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可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11/4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