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长》获高评分!爹妈面子对战,当学霸还是学渣?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模拟人生类游戏给了人们重新活一次的机会,加上现实题材是大厂很少也不会去涉及的弱敏感题材,对于独立游戏工作室而言不啻为一种突围出路。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导演杨德昌在电影《一一》中借角色之口说:“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这句话套在游戏上,相信也是如此。游戏延长人生的最好题材当然是人生本身,比如最近,就又有一款名为《中国式家长》国产独立游戏在玩家当中闯出名声。与《高考恋爱100天》、《众生》等一众话题国产游戏类似,《中国式家长》截取了所有中国玩家都经历过的求学阶段,打出了一张颠扑不破的青春牌。

目前,《中国式家长》还处在抢先体验阶段,游戏并未正式发售,上线时间模糊定在今年秋季,游戏开发商为墨鱼玩科技、发行商为椰岛游戏。但6月1日至6月17日之间,《中国式家长》进行了一次免费试玩活动,游戏表情包式的画面和风格非常诙谐,加上体现了玩家都经历过的一段最难忘的时光,面子对战等有趣系统等,《中国式家长》在玩家当中获得了不俗评价。截至6月26日,《中国式家长》在WeGame上期待度为98.1%、TapTap评分9.7。

学习选秀面子对战,中国式家长主角是孩子

官方信息介绍,《中国式家长》“是一款轻松休闲,且充满现实隐喻的模拟养成游戏,模拟从出生到高考这段过程,探讨中国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一款现实主义游戏”。

不过,虽然叫做《中国式家长》,但游戏实际有点“名不符实”,因为玩家在游戏当中主要扮演的是并非家长,而是孩子。

游戏进程按照回合推进,玩家需要进行日程安排,平衡好学习和娱乐。根据日程选择的不同,随时间流逝玩家扮演角色在不同的属性上会有所增长,因此玩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比如父母的期望调整策略,以变成不同的样子。

这种强调玩家做出侧重选择的要求,会在随所扮演角色年轻增长越来越显著。可能刚出生时玩家拥有充分的自由,艺术体育学习全面发展,但每长大一岁,来自父母的期望就越加具体,玩家就必须舍弃一部分可能看起来与高考无关,有点“不切实际”的梦想,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是的,这种现象的确就在我们几乎每个人身上发生过。

有部分玩家认为,《中国式家长》虽然各方面都比较真实,但自己能安排课程表的玩法很出戏,希望后期能够课程固定,更加接近于现实。

游戏最终成长目标都以顺利通过高考,并考到心仪大学为目标,同时高考也是整个游戏的终点,似乎也代表着高考后家长形象的缺位。由于试玩版的缘故,目前能够体验到的游戏内容暂且直到8岁,而非游戏全部内容的到18岁。

人生模拟题材很有代入感,但也很容易无趣。《中国式家长》给出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了模拟类手游普遍验证过的玩法拼接,比如游戏主要玩法是模拟,但同时内置了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像是“挖掘脑洞”其实是三消玩法,“挖掘脑洞”类似卡牌对战等等,这些小游戏穿插在游戏的主线当中,冲淡了重复性游戏内容所带来的无聊。

人生是一个圈,一周目孩子会成为二周目的家长

游戏比较搞怪的系统很值得一提,特别是宣传视频中很有“涨粉”效果的面子对战。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化中中年人之间的寒暄不仅仅是闲聊,更是一种显摆,一种面子,一种不输人后的态度。

游戏中这种寒暄被设计成了面子对战系统,对决双方优劣以更加直观的血条呈现,而攻击手段便是玩家达成的成绩。游戏中成绩是方方面面的,即是本身属性高学习好,同时参加特长选秀也能够加分。

特长选秀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玩家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特长同时可以让父母在亲戚与熟人间更加“有面子”。不过,过多的要求自己完成父母的期望,会导致角色心理压力过大,反而造成属性的降低。小孩子学习压力大形成心理问题,可以说也是现实的一种了。

游戏最精髓的部分并不是这种对现实夸大式的反讽,而是在玩家通关后,可以在二周目时继承存档,用一周目所扮演的孩子扮演二周目的家长。此时,二周目玩家面对的父母期望,其实就是曾经孩子因父母所逼而无法完成的梦想。用自己的遗憾来要求下一代,希望孩子帮自己实现没有实现的梦想,这是为人父母者普遍的通病。

这样的一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在每天上演,已经孩子被父母期望驱动,失去梦想,长大后又用自己的期望,逼迫自己的孩子放弃梦想。人生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圈。

“探讨家庭教育矛盾”,沉重话题搭配表情包食用

《中国式家长》由一支两人组成的小团队墨鱼玩游戏研发,前身叫做酸奶游戏,发行由椰岛游戏负责。在《中国式家长》的Steam商店页面中,开发者写道“中国式家长有很多通病,但他们是爱你的,也许爱的方式不对”。

相对于游戏玩法,大部分玩家在TapTap、WeGame上的讨论中更加热衷于分享自己的故事,显然此类几乎人人皆经历过的现实题材,引发了很多玩家共鸣。玩家分享的故事百感交集,大多都牵扯着无可奈何的灰色。

也有玩家认为,游戏过多地渲染了负面情绪,“中国式家长”的说法过于刻意贬低。而在宣传图当中,开发者给《中国式家长》的定位之一便是“探讨家庭教育矛盾”,同时也正如开发者所说,游戏里里外外都 “充满现实隐喻”。

另外有玩家提到了另一款模拟现实的国产独立游戏《众生》,希望《中国式家长》不要像《众生》一样“凉了”。

《众生》、《中国式家长》在玩家当中接连的高评分、高关注的现象,揭示了模拟人生式游戏存在一定的市场潜力,同时其题材以及重创意的特性,易于中小工作室发挥。正如文章开头所说,模拟人生类游戏给了人们重新活一次的机会,加上现实题材是大厂很少也不会去涉及的弱敏感题材,对于独立游戏工作室而言不啻为一种突围出路。

相比《众生》,《中国式家长》可能得以存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成熟的独立游戏发行商负责宣发工作;另一点便是游戏本身在玩法上易于理解,相关系统也较为简单有趣。

《中国式家长》中加入了很多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有趣的内容,中和了“中国教育”这一比较沉重的话题;同时如前文所说,游戏加入的三消及选秀类特色玩法,也一定程度上冲淡了模拟游戏重复性操作的枯燥。游戏本身画风虽然简单,但也不失为一种萌点,没有像黑白画面那样让人难以接受。

学友,是你吗?

孩子与家长亲密而又对立的关系,构成了游戏主要的卖点。能够普遍引起玩家共鸣的元素设计,为游戏获取好口碑提供了基础。玩家玩的并不是游戏,而是体味另一种人生,给曾经的自己多一份选择,正是这样,让模拟人生类的游戏有了经久不衰的可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18/06/333431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