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下场“AI伴侣赛道”!《破次元恋人》正式上线,AI时代的QQ?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在A16Z发布的第四版2025年Top 100 AI消费级移动应用当中,AI伴侣类应用剋以说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中由Vulcan Labs 开发的《AI Chatbot: AI Chat Smith 4》甚至超过了百度、ChatGPT、DeepSeek、豆包等一众应用,成功实现登顶。
可见消费者对于AI在日常除了生产力的需求,情感陪伴和沟通其实是更明显的缺口。
而在最近,网易也在观望许久后,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AI伴侣应用《破次元恋人》,进入了这一热门领域。
核心玩法上,《破次元恋人》其实与此前腾讯下架的《未伴》等应用类似,用户可以在其中与各种官方虚构的角色或者是自己创建的虚构角色,展开各式各样的对话和语音、文字交流,开展各种故事。
甚至类似交友软件,《破次元恋人》还有匹配系统
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GameLook发现,《破次元恋人》作为网易的产品,一方面没有选择使用网易自家的伏羲大模型,根据官方公示,应用的底层大模型其实是字节跳动的云雀/豆包大模型以及MiniMax的abab。
不过GameLook认为这种选择其实相当正常,毕竟很明显,目前《破次元恋人》还是一个早期的产品,多少有些试水的意味,而网易的伏羲此前服务的都是各类收入几十亿的网易当家游戏,伏羲的资源估计还倾斜不到这样一个新项目上。
更何况Minimax和豆包,相比起伏羲在聊天机器人方面面对消费级市场的非游戏化需求,显然经验更加丰富。
前者Minimax此前曾在海外推出了AI聊天软件《Talkie》,其APP版上线首年就已经实现了超1800万次下载,不含广告收入、累计内购流水收入超过了1000万人民币,以及ROI转正。后者豆包更是相当成熟,根据第三方预估,今年1月月活已经接近8000万,并且在上涨中。
《破次元恋人》如果能够顺利推进,也能为网易积攒经验,不仅是在服务游戏玩家方面,特使也是在将自家伏羲大模型更大规模、普适性的推向消费级市场。
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GameLook发现,作为一款虚拟社交产品,《破次元恋人》的各种设计颇有“偷师”腾讯的影子,不同于目前市面上普通的AI伴侣应用,主题内容大致就是一个聊天窗口,《破次元恋人》还加入了通讯录、QQ空间、日记、留言、状态、好友送礼物等设计。基本上把QQ和微信的那一套东西都学了过来。
用户在这些场景下与虚拟角色互动,也会收到对应的回复,可以说相当程度丰富了用户与该角色交互的立体性,以及用户互动过程中的情绪价值。
当然作为一家游戏公司,《破次元恋人》中其实还是有不少类似游戏的设计的,就比如与虚拟角色的羁绊值,以及随着羁绊值逐渐加深的互动以及解锁的更私密的内容。
甚至系统还会提示有关特定角色的小道消息,以帮助玩家与角色之间破冰,迅速构建交流话题和情感联系。
只不过在商业模式上,《破次元恋人》采取得以就是常见的卖Token的设计,玩家每次与应用中的角色对话就会消耗10能量,用户可以直接购买“能量值”或者购买“充能卡”获取额外的能量。
此前GameLook就对类似AI应用评价过,国外AI伴侣能靠着纯聊天赚到那么多钱,主要是国外的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他们能够在产品中加入大量的NSFW内容,靠着“涩涩”这第一生产力去赚钱。而这条路在国内按照之前的经验其实是走不通的。
此前国内的产品要么和腾讯的《未伴》一样默默销声匿迹,要么采取的就是相当积极的商业化手段,比如MINIMAX在国内上线的《星野》,除了像国外一般AI伴侣应用那样有订阅会员制以外,它还融入了不少国内乙游中的商业模式。比如加入了抽卡、换装系统,无论是官方还是玩家创建的部分公开角色,都允许其他用户可以消耗一定的钻石,抽取该角色不同的形象和卡面,并且抽卡的价格并不算便宜,单抽需要2美元。
《Talkie》
当然随着大模型费用的下降,类似AI伴侣产品通常也用不上推理模型,Token消耗量也不会大幅上涨,网易能否拓展出新的道路,将《破次元恋人》打造新的的爆款或这是类似网易云音乐那种在体验上独树一帜的应用,一切仍需观察。
甚至作为一名网易玩家,GameLook其实也相当期待看到,或许未来网易游戏一些角色也能与《破次元恋人》联动,入驻到应用中,就比如《阴阳师》的各种式神、《燕云十六声》的江叔等,或许能诞生不同的化学效果。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4/568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