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在线超10万人!猫咪放置游戏爆火,玩法清奇“打工人越勤奋就越强”?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这几天,很多人的桌面上悄然多出一只可爱小猫,它长这样。
每当你敲击一下键盘、或者按一下鼠标,这只小猫就会敲击一下桌面,左下角的计数器同步+1。打开电脑,把它缩到屏幕一角,这只小猫就悄无声息地融入你埋头码字的日常。但一旦你按键达到一定次数,小猫头顶就会弹出一条提示你获得了小宝箱的通知,让你为小猫开出一顶帽子装扮。
这款游戏、或叫软件也可,就是Steam平台近期超级爆火的《Bongo Cat》。SteamDB数据显示,上线一个多月的时间里,《Bongo Cat》的同时在线人数不断上涨,这两天直冲到了12万,人气甚至压过了《使命召唤》《三角洲行动》等超级大作。
在Steam评论区里,这款小游戏引发了不少社畜的共情:免费的价格让它不必对钱包带来压力,但同时也能让打工人996“坐牢”的日子多一丝萌感的纾解,何不美哉?而GameLook注意到,不止是《Bongo Cat》,这类兼有陪伴工具属性的轻度软件近期正在Steam上迎来一波小爆发。
热梗改编“打鼓猫”,如何入侵数十万人桌面?
《Bongo Cat》里这只可爱小猫的形象事实上并不是软件开发者Marcel Zurawka的原创,而是由一名推特用户在2018年创作的“小猫敲鼓”小动画。虽是这名推特用户的无心制作,但由于这只敲鼓小猫实在过于呆萌可爱,随后成为风靡互联网经久不衰的萌梗之一。而通过借道网络热梗的方式,《Bongo Cat》让自身获得了不少关注,也“自动”获得了不少和玩家的亲和力。
具体到游戏形态本身,可以说堪称“极简”。除了前文介绍过的按键计数器功能外,每隔半小时,玩家就可以通过消耗1000次打字次数开启一个宝箱,获得一件小饰品。
除了简单的装饰作用外,开发者还为这些饰品添加了一定的交易价值。各种帽子被分为从“普通”到“传说”的各种等级,在开箱时的掉率各不相同,最稀有的爆率仅五十万分之一,玩家可以对十件低等级饰品合成为高级饰品。在Steam市场,玩家也可以对这些饰品进行出售和买入。
不过与此前爆火的《Banana》等放置产品不同的是,《Bongo Cat》虽然也集成了道具交易系统,但在商业化上相当“佛系”,并没有进行太多官方操盘控价。在GameLook撰稿之时,最贵的传说级饰品也不过百元以内。甚至因为此前出现了好友交易系统被滥用的情况,官方还将这一功能进行了暂停下架,显然是不希望让游戏过快被铜臭侵蚀。
这对不少玩家来说无疑是好消息:正如不少用户在评测中所说的,这款产品的受众群体很大程度上是每天长时间在办公室面对电脑的白领。他们之所以愿意每天将《Bongo Cat》挂在后台,就是因为这只极简小猫带来的陪伴作用。而任何过度的商业化气味都会让使用体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甚至不少玩家反映,有了Bongo Cat的陪伴,自己工作仿佛更有效率了。尤其是对于GameLook这样每天高强度码字的选手,不仅看着键盘计数快速上升颇有成就感,每隔半个小时领取宝箱的节奏也让自己可以定期检验工作成果。
“生活伴侣”成PC新赛道,是谁的机遇?
而GameLook也注意到,这类有别于深度交互的传统游戏、主打轻度陪伴的“生活伴侣”类产品,近些年在游戏圈的能见度事实上越来越高。谈及陪伴,不少人或许会联想到近期讨论度颇高的AI大模型驱动的各类产品,但陪伴事实上不止这一种方式。
对不少打工人和学生来说,PC天然是一个“班味满满”的平台,因此也十分希望在进行重度工作的同时获得调剂。而具备了低侵入性、治愈风、可后台挂机特点的各类产品,其实都有希望在这条赛道上取得成绩。
比如GameLook曾经介绍过的模拟经营产品《Rusty’s Garden》,把一个花园摆在玩家的屏幕下方,结合放置元素,让玩家在工作之余经营属于自己的花园,这款产品在Steam的评价数突破了1万条。甚至还启发了一款名为《动物栏:桌面牧场》的同类产品,只是将花园题材换成了牧场,也获得了近3000条用户评价。
还有一类产品则结合了番茄钟等效率管理工具和了YouTube上主打专注学习的Lo-fi Girl频道的形式,为玩家打造工作学习时的专注助手,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其中的代表产品包括获得10000条评价的《Spirit City: Lofi Sessions》、3000评价的《心流小筑》以及近期即将带着大量愿望单上线的《gogh: Focus with Your Avatar》等等。
当然,这类产品的存在并不局限于PC。比如在移动端,“世界第一IP”宝可梦的睡眠管理游戏《Pokemon Sleep》、任天堂近年联合手游公司Niantic推出的“计步器”游戏《Pikmin Bloom》,都可以看作是这类生活伴侣类产品的变种。
当然相对于PC端,玩家对移动端APP的粘性相对更弱、使用场景更为生活化。不过据三方平台数据,前者如今仍保持了每月3000万左右的流水;Niantic现今的母公司Scopely则透露,后者则在上线三年后活跃人数一路走高,在2024年达到峰值。
这条新赛道的出现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在GameLook看来,位于行业尺度两极的公司都有望从中找到机会。比如对于独立开发者来说,由于这类PC端陪伴类产品本身需具备轻度化、低压力的特点,因此“低成本”反而成了优势,创作者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挖掘更为有趣的题材上,就有望实现“以小博大”。
而对于头部公司来说,诸如《Pokemon Sleep》的案例证明了这类产品存在相当的变现价值,而同类产品在国内仍属缺位状态。尤其是头部企业借助AI大模型等各类新兴技术以及更深度的运营认知,完全有可能为玩家提供更为多样性的陪伴方式。
当然,商业化永远是问题——对于《Bongo Cat》来说,这款产品目前仅有DLC付费捐赠的付费途径,同类PC产品也更多走薄利多销的低价路线。APP手游的方面,可参考的商业化设计案例也更为有限。但历来思路更为开阔的中国厂商,必然能够在前人的路之外走出意料之外的全新道路,GameLook对此相当有信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4/568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