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股遭惨烈错杀!“关税战”长期对中国游戏有何影响?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对等关税具体措施,而他本人在更早的声明中,将4月2日对等关税生效日称为“美国解放日”,表示这将“扭转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受的‘不公平贸易剥削’行为”,目的希望制造业能够回流美国,且依靠高关税短期为美国政府增加数千亿美元税收收入、缓解美国的财政危机。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针对中国进行的科技围堵,迫使中国产业界被动地在半导体、操作系统等多个科技领域实现国产替代,最终取得了阶段性的突破;而美国如今又以给各国加征高关税的粗暴方式,引导美国制造业回流,试图主动在美国制造业进行“美式国产替代”。中美作为全球两个大国,都开启了“自力更生”,个中含义让人回味。
而回看美国这轮对等关税,对制造业国及加工转口贸易国和经济体,亚太地区域成为重灾区。在渡过清明和周末假期后,4月7日周一、亚太地区股市开盘以后全线暴跌,上证指数大跌7.34%、日本日经指数大跌7.83%、韩股市一度熔断最终大跌5.57%、台股收跌9.7%创历史最大跌幅记录…… 欧洲股市开市后,同样延续了大跌的态势。在一片恐慌、和暴跌导致的平仓补充资金压力中,甚至过去几年一直大涨的黄金期货也开始了下跌。
事实上不仅是亚太股市,由于中方4月2日开启了关税反击对美国商品加征34%关税,美国股市在上周四周五、两交易日内已蒸发超过5.4万亿美元,可以说全球金融市场都受到对等关税的影响而暴跌,今天(4月7日)也成为不折不扣的“黑色星期一”。
眼前惨烈一幕,令人不禁联想到百年前,胡佛在1928年竞选美国总统时,为了拉选票、支持美国农业和制造业消化过剩产能,而对全球各国加征关税到50%,最终引发了全球贸易战。1929年10月29日这天,道·琼斯指数单日跌幅超过22%,以此“黑色星期二”为标志,美国和全球经济步入了大萧条时期。
图源:央视新闻
如今特朗普政府做出和当年胡佛政府类似的决策,目的是吸引制造业回流,结果美国科技公司、制造业却在对等关税政策下受到重创,例如代表美国制造的耐克公司在4月3日开盘后一度下跌幅度超 14%。
覆巢之下无完卵,在这轮下跌潮内,A股游戏公司也受到恐慌情绪蔓延的影响全面下跌,腾讯网易等不在A股上市的巨头也纷纷受到波及。那么在这轮关税战中,中国游戏公司受到多少直接影响、长期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今天GameLook来聊聊我们的粗略看法。
短期:关税战未直接影响中国游戏公司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特朗普政府的这轮关税政策主要针对货物贸易,并不涉及服务贸易。
《经济学人》日前的文章就指出“从货物贸易角度来看,美国近年来确实存在较大贸易逆差;但在服务贸易领域,美国贸易顺差去年超过2900亿美元,接近历史新高。”特朗普本轮关税战明显有所侧重,暂时并未包含美国顺差巨大的服贸领域,毕竟服贸美国人是在“占各国便宜”。
而游戏行业本身属于文化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被我国政府归类为服务贸易中的“信息服务”一项。而在特朗普政府最新的关税政策细则的商品清单中,也并未包含数字内容或游戏软件本身。
图源:商务部《2023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这也就意味着,这轮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其实并不存在对大量中国游戏公司造成短期的直接影响。但中国因为是制造业大国,真正受到第一波冲击的是与游戏相关联的制造业公司。
GameLook此前也曾多次报道过,索尼、任天堂等主机硬件厂商受到了美国关税政策的不利影响。
巧合的是,就在4月2日当天,任天堂还举行了Switch 2专场直面会,会上确认将于4月9日开启全球预售。然而正是因为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任天堂又在直面会结束以后宣布推迟Switch 2在美国市场的预购计划。
外媒GameSpot发布相应报道
事实上,早在2019年中美贸易战期间,索尼、任天堂等主机硬件厂商为了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就已经进行了供应链调整,将部分硬件制造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尽管如此,中国依旧是主机硬件的主要制造国。本次加征关税自然会进一步影响国内代工厂所接到的订单量(例如索尼PS和任天堂NS最大的代工厂均为富士康),进而影响到这些代工厂的生存和相应岗位就业情况。
另一方面,除了主机之外,与游戏行业相关的游艺机设备、游戏周边商店、硬件外设等等也都会受到影响,只不过这一部分产业的产值相对国内游戏行业大盘来说也不算高。根据《2024广东游戏游艺行业报告》,广东线下游戏游艺设备总产值为231.9亿,占全国的98.8%。其中出口设备的销售收入为86.8亿元,对美国的出口额没有准确数字。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于一些国外数据机构(主要是美国)在统计游戏行业市场规模时会将硬件设备收入也纳入其中,游工委每年发布中国游戏产业年报时都只统计软件的销售收入。国内绝大多数游戏公司的主要业务收入也都是游戏软件本身的销售收入。
因此特朗普政府这轮仅针对货物贸易的关税政策,其实并不会对国内游戏开发商、发行商短期造成影响,如今中国上市游戏公司股价的全面下跌,合理定性:确实存在错杀的问题,更像是全球股市投资者情绪失控、恐慌情况蔓延的结果,如果继续这么大跌,跌出“黄金坑”也是极有可能的。
长期:服贸冲突、全球经济大环境与监管的三重隐患
虽然说美国“对等关税”目前仅针对货物贸易,短期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主要从事游戏开发的全球游戏公司,但长期来看、GameLook认为还是会对全球游戏业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期影响。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游戏市场和中国游戏市场,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两个游戏市场,而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到美国经济大环境,引发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的加剧,全球游戏行业自然也难以幸免。
高关税又带来了物价上涨从而形成滞涨压力,进而影响美国用户消费信心的下降、失业率上升,如果这种推导成立,游戏玩家的购买力自然也可能受到影响、将表现为用户的付费率降低、ARPU值降低,最终传导的结果就是全球游戏行业也可能出现如制造业一样的衰退。
本次特朗普政府发布超预期关税政策后,会进一步提高市场资金避险需求,美债收益率也会降低(4月7日美国两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至3.4450%,为2022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有一种解释是,特朗普关税战的隐含目的之一就是压低美债的收益率、逼迫美联储降息,进而将过去几年拜登政府发行的大规模短期美债、转换为长期债券,逼迫各国政府购买巨量低息、甚至无息的长期美债,减少美国政府巨大的短期偿债压力,渡过美债危机。
美国假如出现衰退,中国游戏公司会受到多大影响?
根据游工委的《2024游戏产业报告》,2024年国产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55.5亿元),其中美国市场占比高达31.06%,换言之有超过420亿人民币在美销售额可能会受到影响,GameLook认为并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幅度不会象制造业遭受的冲击那样大。
与美国可能的经济衰退类似,亚太地区等一众制造业国及加工转口贸易国都可能在美国关税的影响下,对经济整体环境产生冲击,进而影响居民购买力。而亚太地区,尤其是日韩、东盟各国就是中国游戏公司出海的第一站。因此这轮美国关税政策,长远来看可能会影响中国出海游戏公司产品的ARPU值、付费率。
当然,由于对中国游戏公司的主要影响体现在出海业务上,因此具体影响大小还会根据中国游戏公司收入构成中海外占比来推断,此外汇率可能的波动也不可忽视(2015年中美贸易战开始后、人民币有一轮较大贬值)。
以腾讯网易米哈游三巨头举例,米哈游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国内海外收入1:1)、受到的影响最大,腾讯次之并且受到的影响有限(腾讯海外收入占比接近1/3、但不是全部来自美国),网易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小(海外收入占比还小)。
以上是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各地区经济环境,从而导致游戏消费受影响,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一重担忧——那就是这轮货物贸易关税大战,未来会不会将战火引到服务贸易上?
目前来看,欧盟最有可能在这方面下文章。除了前文提到的英国《经济学人》发声表示美国政府对等关税可能“引发贸易伙伴反制措施,给美国当下拥有巨额顺差的服务业出口带来严重危机”之外,路透社也在近日报道未来几天,欧盟国家将在应对美国关税问题上展现统一立场,4月7日欧盟的首轮反制关税措施已初步公布,其将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欧盟之所以更有可能在服务贸易上下刀,主要原因在于欧洲发达国家普遍错失了上一轮互联网科技风口,导致欧洲国家丢失数字主权,几乎没有多少“看门人”型的互联网巨头企业。
而一旦欧盟打算对平台型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数字服务加税,出于数字服务几乎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特性,GameLook认为,欧盟很有可能会通过加大合规性审查乃至立法的方式来对美国服务贸易出口实施反击。但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中国公司很可能也会被误伤,主要包括一些电商平台、互联网平台(例如TikTok等)。
除此之外,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公司,一一旦互联网平台被欧盟额外抽税,平台型公司利润必然会受到冲击,平台巨头为了保证利润规模,会不会进一步导致游戏厂商在海外平台买量价格上涨?这是潜在可能的风险。
而对目前大多数国内的出海游戏公司而言,其产品绝大多数都是手游,并且有相当多是依赖买量的SLG、休闲产品,上一轮苹果IDFA政策对买量游戏的冲击想必所有国内出海游戏公司都能明显感知到。
当然话又说回来,欧洲市场在国内出海游戏收入占比中不算大头(美国、亚太占比更高),其影响本身比较有限,重点还是如果欧盟开了这个头,美国会不会在服务贸易领域进行反击,以及亚太地区其它国家会不会跟进。
仅从目前亚太各国对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应来看,敢于像中国这样直接叫板美国的亚洲经济体并不多,例如印度和越南第一时间宣布对美降关税甚至零关税,日本和韩国则寻求增加对美国制造业投资以及增持美国国债,以期通过给美国创造资本账户的盈余来抵消经常账户的贸易逆差——尽管今天一度跌到熔断的日韩股市已经说明向美国低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而美国方面对于服务型贸易的态度,则有一件令GameLook关注的事情:2月21日,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将在关键技术等领域加强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审查。此外,备忘录第2节第k条提到,将审查是否暂停或终止1984年《美中所得税协定》。
而一旦涉及技术领域的双边税收协定被终止,考虑到美国过往多次以数据隐私、国家安全、反垄断为由,对国内游戏公司在美正常投资经营活动加以阻扰,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游戏公司在美国市场上可能会受到更加复杂的影响。
浪潮汹涌之时
不得不说,目前这轮由美国挑起的席卷全球的关税战,对游戏行业造成的影响在短期内,局面仍不明朗。这不仅是前文所说,涉及经济环境变动、关税战是否会进一步升级等都需要时间去验证影响,甚至于关税对游戏行业周边制造业的影响,也需要时间去验证——毕竟主机硬件厂商在美国仍然有库存存货,货物出口到美国、运输、报关、进而摆上货架销售,可能需要1-2个月的反应时间。短期看,商家囤货居奇,老百姓抢购商品,是可预见的剧本。
GameLook认为游戏行业作为内容产业,目前能够做的其实还是安心把自己的作品做好、运营好。内容为王是亘古不变的铁律,甚至可能在下行经济周期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大萧条时期逆势而上的电影行业,著名的迪士尼也正是在那段时间发家,“米老鼠”和“唐老鸭”等形象成为那段特殊时期,无数艰难迷茫的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寄托。
与之类似的还有公共图书馆事业以及文学创作,菲茨杰拉德的名作《夜色温柔》正是诞生于那个年代,反映了大萧条时期“美国梦”的破灭;影响了几代人的海明威,笔下的一个个“硬汉”也正是诞生于那个战后的大萧条时代……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所描绘的虚假繁荣,正是1929年美国股灾的注脚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原理叫做“口红经济”,大意是在经济衰退抑或是不确定性增加时,诸如口红这类相对廉价的非必需品反而销量会上升。GameLook并不好说如今的游戏产品还算不算“口红”——毕竟一方面是国内出海SLG动辄几十美元的单用户买量成本,另一方面是国外3A游戏开发成本持续高企,《GTA6》网传100美元的定价引发国外社区大量吐槽……但GameLook只能说,经济周期的波动没有行业能够幸免,内容行业从业者对于作品质量的把控已经是自己手上最大的筹码。
如同前文所说,短时间内游戏行业并不在本轮关税打击范围之内,但长期之内国内游戏公司也能够为潜在的未来隐患做一些预案,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自然是前往美国以及其它可能受影响的海外市场,在当地建立公司海外主体。
只不过届时各国可能会有各国的监管措施(比如上文提到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中国游戏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投资也可能受到影响。当然这些问题其实主要是巨头公司例如腾讯、网易、米哈游、TikTok等担心的问题,他们是更大的靶子、腾挪空间有限,但对于中小游戏公司而言,情况要稍好一些。
还需要意识到,在国外高墙林立的同时,是国内版号放开常态化。刚刚过去的3月份,国家新闻版署发放了129款国产网络游戏版号,打破了今年1月份(123款)才刚创下的近几年国产网络游戏单月最高发行数量的纪录。这其实也代表着国内游戏公司理应更多关注国内游戏市场的趋势,而GameLook也总结过目前国内游戏行业发展的三个方向:
第一是长青游戏。无论是腾讯近两年反复提及这个词,还是网易高管在财报会上提到的“经营至少十年以上的一棵常青树”(丁磊对《漫威争锋》的目标),其实都说明越是大环境不景气的时候,经过时间验证的长久运营产品越有可能穿越周期。
这一方面是玩家在一款游玩多年的老产品上投入的时间、金钱乃至情感,都成为了经济下行时玩家愈发难以割舍的沉没成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随着游戏市场的逐渐成熟,品类创新越来越难,玩家普遍表现出对赛道头部的优秀产品表现出恋旧的趋势。
根据V社报告,老游戏(2023年以前发布)占据了全年Steam用户游戏时间的85%
这也提醒国内厂商,尤其是手上有运营多年IP的腰部及以上的厂商,需要愈发珍惜手上的产品,如何维护现有用户群体可能比通过新品开疆辟土更加重要。
第二则是精品游戏。这主要是去年《黑神话:悟空》的爆火,以及国内各大头部厂商越来越明显的重返PC平台的趋势。具体来说落脚点就是跨端旗舰作品以及3A单机作品,V社近日在GDC上的讲座已经实锤中国玩家目前就是Steam上第一大用户群体。虽然说单机游戏项目普遍ROI偏低,但整体上而言单机游戏市场规模已经愈发不可忽视,更别说目前国内3A市场还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当中,因此这也是机会点之一。
第三则是小游戏。关于小游戏其实是老生常谈,这也是国内游戏行业两极分化以后,中小开发团队的去处之一。但从去年开始,小游戏赛道已经愈发拥挤,根据GameLook过往的统计数据,小游戏的成功率可能还不足1%。这意味着哪怕是小游戏也需要开始往精品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玩法还是题材,乃至买量素材、方式都需要创新。
而这又引出了国内游戏行业发展的另外一个维度,创新。随着国内游戏市场人口红利的消失,创新已经是对游戏公司而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词,而当下的AI技术浪潮自然就是最大的风口,甚至是开启下一轮周期的原始驱动,国内游戏行业自然也需要在AI上紧跟步伐。
《和平精英》接入DeepSeek
总而言之,在这轮关税战引发的愈发汹涌的全球浪潮之中,游戏公司最应该做的也就是练好内功。至于海外市场虽然不是我们能够把控,但出海产品迭代方向的主动权依旧在国内公司自己手里,只不过涉及到对海外游戏市场的投资倒是增加了不确定性,需要更加审慎。
另外,经济环境波动必然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投资信心,这也意味着中小开发商更加难以融资,因此国内中小厂更加需要守好自己的现金流,甚至行业内的大厂也需要主动抱团才能熬过这次寒冬。
最后,虽然长期来看经济下行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但又回到本文开头所说,像今天这样游戏公司集体性、大幅度的下跌,也是一次市场普遍蔓延恐慌情绪对于游戏股的“错杀”,而如果这种下跌在未来几天持续进行,或许部分游戏企业的价值就会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甚至可能跌出机会点。
注:本文内容仅为GameLook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4/567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