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豆包AIGC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2月21日,特朗普签署《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备忘录提出将在关键技术等领域加强对来自中国的投资审查。此外,备忘录第2节第k条提到,将审查是否暂停或终止1984年《美中所得税协定》,双边税收协定的宗旨是通过避免双重征税,若未来暂停甚至中止,将对中美两国相互投资、贸易、人员流动造成重大影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未来中美未来的双向投资可谓前途叵测,美方限制中国公司对美投资会造成什么影响呢?在GameLook看来,至少在游戏圈、中国游戏公司从欧美撤出投资(尤其是美国)、近期已经引发了欧美游戏业的高度关注,甚至有美国媒体发文喊出“伤害美国游戏业”的惊人言论,可见,少了欧美游戏业少了“中国金主”,最先喊痛的反而是美国人。
美国媒体Gamebeat发文“网易出售海外游戏资产、伤害美国游戏业”
最近,网易《漫威争锋》裁撤西雅图开发团队的事情在国外引发了大量关注,尤其是欧美游戏圈,众多知名游戏媒体都下场报道了此事。虽然后续网易提供了官方声明,表示受裁员影响的只是《漫威争锋》的西雅图团队,而该团队属于“《漫威争锋》全球支持团队”中一部分,更通俗地说,有点类似于外包团队。
根据国外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该团队的人数也不到十人,但这次裁员的消息依旧在欧美游戏圈产生了不小的波澜,其实除了《漫威争锋》是一个爆款盈利项目,裁员有违玩家认知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它触碰到了欧美游戏从业者敏感的神经——中国公司在美国游戏市场投资的团队,连盈利项目都会裁员,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资本即将大规模从美国撤离?
中国资本出现撤离迹象,欧美游戏圈慌了
美国科技媒体Venturebeat近日撰写了一篇名为“网易出售海外游戏资产,将对美国游戏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的报道。文章提到,在上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DICE 2025游戏峰会上,“关于中国游戏公司撤资的讨论随处可见。”
熟悉游戏市场投资的读者都清楚,游戏行业作为一个垂直程度高、项目研发周期长的行业,在资本市场上战略投资远多于财务投资,因此当中国游戏公司有从美国游戏行业撤资的迹象时,基本就等于中国资本要撤离美国游戏市场。
而欧美游戏圈之所以会对“中国资本可能撤离”这件事反映如此大,其实是因为欧美游戏市场从2023年开始就处于持续低谷当中,海外游戏招聘圈资深人士Amir Satvat表示,过去两年半期间,游戏业已公布的裁员人数就超过了3.4万人。过去30个月以来,游戏行业的裁员人数一直高于招聘人数。
而在此情况下,以腾讯网易为首的中国游戏公司,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持续进行海外游戏市场的战略投资,就以TGA为例,作为以PC主机平台单机游戏为主流的颁奖庆典,TGA上中国游戏开发团队的存在感不强,但是中国资本的存在感其实很强。2023年TGA年度游戏《博德之门3》的开发商拉瑞安,腾讯拥有其30%的股份,而去年TGA上所有奖项的提名候选游戏中,有25%都来自中国资本投资。
图源:B站Up主“小Lin说”
可以说,近两年如果没有中国资本续命,欧美游戏圈的处境可能会更加险峻,当地游戏行业从业者的创作机会将更少。因此如今当中国资本有可能撤离美国游戏市场时,就引发了美国游戏圈的担忧。
美国之外、中国游戏公司并未放弃海外扩张计划
那么中国游戏公司真的会逐渐取消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国地区的投资计划吗?网易在给美国游戏媒体GamesBeat 提供的声明中表示他们并未动摇开拓海外市场的计划。
“就海外业务而言,网易的全球扩张计划并未动摇。我们在 2022 年提出的‘双管齐下’策略(结合自研和投资开拓海外市场)仍在积极推进并取得积极成果。”
而对于网易去年已经裁撤的两个美国游戏工作室Worlds Untold和Jar of Sparks,网易表示:“作为我们投资战略的一部分,我们在2023年底开始缩减两家工作室的规模。这一决策完全基于商业评估,并未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强调的是,此次调整仅涉及我们海外工作室组合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在北美、英国、西班牙和日本的工作室仍在持续推进并优化其正在开发的游戏项目。此外,我们将在未来分享更多背景信息,以进一步阐明我们的策略与方向。”
如果说网易还因为自身国内总部处于业务调整期,对于海外工作室的耐心在变少,那么腾讯在海外地区的投资则没有受到多少影响,仅在美国的投资力度就不小,除了全资收购了拳头之外,腾讯还拥有Epic 40%的股份。去年11月,腾讯还刚刚以以12亿美元(约合86亿人民币)的价格全额收购休闲游戏公司EasyBrain(注,该收购是以腾讯在英国的全资子公司Miniclip出面收购的方式进行)。
可以说,中国游戏公司其实并未放弃在欧美地区的投资、尤其是美国以外国家的投资,欧美游戏圈对于中国资本退出当地市场的担忧,目前来看还为时尚早。
寒潮中走出的国内游戏团队,值得更多关注
然而话又说回来,海外游戏行业过去两年在历经裁员潮、融资难的困境,国内游戏行业又何尝不是正处于同样的游戏行业下行周期当中。
根据游鲨的统计,2023年国内游戏厂商社保缴纳人数减少了1万人,考虑到人员流动和跳槽的问题,实际2023年中国游戏业裁员人数大于1万人,2024年的裁员数据暂未统计公布,但去年仅公开出来的大厂裁员消息就有不少,包括完美世界、Funplus、网易等等都传出过裁员消息,甚至还有整个项目组直接被砍的情况。
也因此,国内游戏行业一线从业者对于国内游戏公司前往海外进行投资这件事,其实一直以来颇有微词,因为无论如何,有充裕资金进行海外投资的国内大厂,其主要收入来源还是国内市场,结果最后用从国内市场赚到的钱去投资国外市场,便宜了国外就业者。
但如今情况似乎已经发生了改变,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去年国内开发团队用实力证明了,哪怕是以前被认为国内开发者并不擅长的PC主机平台,国内团队都拿出了不少成功的作品。
最能突出展现这一点的自然是《黑神话:悟空》,哪怕抛开所有国产情怀的滤镜,《黑神话:悟空》就算比不上《战神5》、《艾尔登法环》等顶尖3A动作游戏,它也完全称得上全球范围内品质优秀的3A级动作游戏。而除了《黑神话:悟空》之外,腾讯的《三角洲行动》、网易的《漫威争锋》,都是由国内团队担当绝对主力进行开发的产品,它们也都在国外PC主机平台上收获了众多喜爱与认可。
今年年初,Steam全球畅销榜前10一度有6款中国游戏(除了POE2和Warframe是腾讯海外子公司开发以外,其余4款均为国内团队开发)
而在人们逐渐对所谓国外明星开发者祛魅、意识到国内开发者同样能制作出令全球玩家喜爱的游戏产品的同时,国内游戏开发者的用工成本还普遍低于国外,GameLook在之前的报道中曾经粗略估算过,以网易这种国内头部大厂为例,国内游戏开发者的平均用工成本都只有国外的50%-70%。
此前根据浙江省税务局的文章,游科财务负责人的说法称:“《黑神话:悟空》开发总成本达3亿元以上”,而这一数字传到国外游戏社区以后震惊了众多国外游戏同行和玩家,毕竟近年来国外3A游戏开发成本不断膨胀,“XX亿美元”只是一个基础单位。而《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品质和内容体量,竟然只花费了3亿人民币(约合4200万美元)。
因此GameLook认为,来自中国游戏公司投资的资金在未来会逐渐给国内团队更多机会,尤其是在国内游戏公司针对海外的一些战略投资迟迟不见成效的情况下,毕竟相比国外那些明星制作人身上金光闪闪的履历,国内团队的成绩都是凭借自身实力,从千军万马当中卷出来的。
就比如最近频繁被官媒提及的“文创三巨头”:《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哪吒》导演饺子、《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他们身上都表现出同样的立长志、守匠心的特质。
资本可能回流国内的另一方面重要原因,则是在中美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游戏行业作为科技行业的下游产业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地缘政治因素的风险。
上个月,拜登政府在任期的最后几天内,将腾讯列入“中国军工企业”,腾讯则立刻回应否定;同样是上个月,受TikTok在美禁令的影响,字节跳动旗下游戏公司沐瞳科技有多款在美国运营的游戏都暂停运营并下架;去年年底腾讯又被美国司法部下属反垄断部门以担忧“交叉任命董事”为由,逼迫腾讯将两名由其任命的Epic Games董事从该公司撤出;再加上本月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的《美国优先投资政策》……
事实上这几年,美国多次以危害国家安全、数据安全、反垄断等各种名义,对中国出海的游戏产品抑或是中资相关在游戏市场的投资经营活动进行了阻挠。前天网易裁撤《漫威争锋》西雅图团队在国外玩家社区引起热议时,就有国外玩家提到这是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是“特朗普政府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游戏行业从业者失业”。
就算抛开中美科技竞争的宏大叙事,仅从游戏公司商业评估的角度考虑,当更高的用人成本换来的是并不一定高于国内开发者的产效,还可能因为美国主管部门产生一系列潜在的成本,国内游戏公司在进行美国游戏行业投资业务时,也必定会更加审慎。
最后从国外游戏圈对待中国游戏行业的态度来看,去年《黑神话:悟空》在TGA评奖周期的遭遇应该已经让很多国内玩家认清了现实,除了有失偏颇的部分国外游戏媒体之外,社区中也有一些玩家和主播认为,《黑神话:悟空》能够获得年度游戏提名完全是“靠着中国玩家人数众多的人海战术”。
所以为什么在评价《黑神话:悟空》的全球影响力时,中国玩家不算玩家、中国销量不算销量,而到了需要寻找金主投资的时候,中国资本就算资本了呢?你不能只在本国游戏产业需要国外资本投资的时候,呼吁全球游戏行业去地缘化。
当然,GameLook肯定希望游戏作为给人带去快乐的事物,应该更加纯粹、抛开地缘因素的影响。游戏行业全球化长远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对厂商来说能够有更加广袤的市场,能提升自己的综合影响力,对玩家来说也能拥有更加丰富的游戏产品选择。
但是全球化并非意味着国内游戏公司一味地奔赴海外建立工作室开辟战线,国内团队制作的产品收获海外市场认可同样能够提升全球影响力,而且现在有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国内开发者能够做到这一点。
因此是时候让一切回归游戏产品本身,当去年欧美大厂频繁翻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游戏行业饱受DEI困扰时,至少国内游戏开发者始终站在玩家立场,有更强的服务玩家意识。上个月《幻兽帕鲁》开发商宣布进军游戏发行业务时,就有一位国外玩家在官推下劝说他们不要试图投资西方开发商,尤其是美国工作室,因为这些团队受DEI影响严重,希望他们能多支持亚洲和北欧的开发者。
玩家会用脚投票,选择那些真正从玩家游戏体验出发的游戏开发团队所制作的产品。同样地,那些在游戏行业打拼多年,始终对行业前景、个人职业理想抱有坚定信念的国内游戏人,也理应得到更多注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2/56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