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续写中国奇迹,中国动画和游戏的“匠人时代”激荡人心!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热词如今频频出现在各类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中。国际政治格局和世界经济环境的巨变暂且不论,仅在全球科技和文娱产业发展中,越发频繁地上演「中国奇迹」。

从这几年全球高歌猛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华为自研芯片缓解“卡脖子”难题,到12月成功试飞、海内外刷屏的“六代战机”,再到年初引爆全球AI新浪潮、技术力比肩OpenAI的“国运级科技成果”DeepSeek……

文娱领域,有前两年为中国科幻正名的《流浪地球》系列;还有火速售出3000万套的3A游戏大作《黑神话:悟空》,也是去年全球销量最高的买断制单机新游戏;春节档期间,更有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2》一骑绝尘,仅用8天5小时斩获中国影史票房榜首。

我们发现,这段时间、尤其是近一年内,科技圈、游戏圈、影视圈和军工行业密集诞生了一堆国产爆款。在国际局势和经济大环境如此动荡的情况下,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这份属于国人的志气。

各行业如此高密度地爆发「中国奇迹」,本质上,是愈发强盛的国力牵引出的历史新奇点,不同领域的成功故事因此接踵而至地兑现。

不是巧合,“国产文娱三幻神”饺子、冯骥、郭帆都有过类似发言

当人人都在讨论人口负增长、互联网行业红利消失后,该如何寻找增长“新动能”?如今来看,从《流浪地球》到《黑神话:悟空》再到《哪吒2》,我们已经迈入一个属于“匠人、工程师”的新时代。

只要创作者瞄准世界一流目标创新、创造高质量产品,国内、乃至全世界用户都会给与强烈的正反馈。也正是这份支持,为这群冒着巨大风险走在最前沿的挑战者巨大的信心和勇气,才能持续不断地上演「中国奇迹」。

半路出家的动画人,靠热爱干成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

刚刚过去一周多时间,全网热议的《哪吒2》到底有多火呢?

持续打破纪录,八天冲上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后,截至发稿前,《哪吒2》内地票房(含预售)已经超过67亿,猫眼预测最终票房有望达108 亿;目前《哪吒2》已经登顶全球影史单一地区票房冠军,创下又一纪录……

口碑方面,《哪吒2》罕见打破了续集不如前作的魔咒,豆瓣评分比第一部高出0.1分;也凭一己之力拉高整个春节档票房和大众观影热情,很多濒临倒闭影院因《哪吒2》重新营业,郑州一影院甚至为《哪吒2》将河南省人民会堂一大厅改造为可容纳2000人的放映厅。

春节档火爆的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2》,并非由资本运作而生,而是出自真正的“匠人”之手。

很多人都知道,导演饺子(杨宇)并非科班毕业,其实是药学专业出身,大三才开始自学三维动画。虽是半路出家,但凭借对动画的热情和全身心投入,他最终一个人从剧本到CG制作了16分钟动画《打,打个大西瓜》。

期间,饺子每天“卧室、客厅、厕所”三点一线,全靠着母亲1000元退休金“啃老”度日。整整花费三年半时间一个人做出首个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并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这个2008年的“业余选手”作品,其效果仍让很多影视游戏动画师感到汗颜。

《打,打个大西瓜》

为热爱奋斗的饺子,很容易让国内老一辈游戏人共鸣,大家同样都曾遭遇过的一段艰难与激情燃烧的岁月。

虽然中国游戏业已经是年产值3000亿+的庞然大物,但在二十多年前的行业开拓期,市面上完全被国外游戏占据,当时加入游戏行业的游戏人,虽然也有被利益诱惑来的商人,但大多数人和饺子一样并非科班出身、一穷二白,都是因为热情一头扎进来,凭借满腔热血一往无前。

纪录片《中国游戏纪事》 前盛大游戏董事长 谭群钊

但《哪吒2》之所以能在你死我活的春节档中,凭借质量和创意实现“赢家通吃”,离不开饺子端出的百分百诚意。

光是剧本打磨就超过两年,制作用了三年,包含一千九百多个特效镜头、一万多个特效元素。电影中最重要的一个场景:哪吒从穿心咒削肉重生,这短短十秒足足花费一年时间制作,反复修改40多个版本。

饺子在采访中提到,自己不想赚快钱,也从未给作品设定严格的时间节点,“重要的是把故事讲好,把画面做到极致”。如此投入,一度让整个团队差点揭不开锅。为了养活团队,饺子期间还接了《王者荣耀》外包,制作了那个出圈的CG《目标》。

GameLook发现,做到极致、不给自己留后路的饺子,到亲力亲为、手K《原神》的米哈游蔡浩宇,再到死磕国产3A的游戏科学冯骥……这些影视动画行业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通性:显而易见的工匠精神。

“匠人”引路固然重要,强大的工业化水平才是根基

但《哪吒2》的成功不是靠饺子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依赖于整个影视、动画行业工业化水平的显著提升。

从这几年的市场反馈来看,国内文娱产品明显进入了工业化升级阶段。动画、影视到游戏,只有人员规模、设备和技术、流程标准等维度工业化程度足够强大的团队,才有机会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赢下用户。

譬如上千人团队的《流浪地球》,郭帆几乎找到国内所有特效、美术团队参与制作,四处“化缘”找到大量赞助资源,身体力行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以专业严谨的科学逻辑建立了一个制作流程,并在网络上无偿分享。

开发团队只有百来号人的《黑神话:悟空》,实际开发参与人数却多达1400人,其中包括动画外包、配音和技术支持人员。可以说《黑神话:悟空》最终呈现的成果,不仅是游戏科学实力的展现,也是中国游戏产业、乃至中国影视、动画、音乐行业顶级工业化制作能力的证明。

《黑神话:悟空》片尾感谢名单

饺子也在央视采访中提到,《哪吒2》曾尝试找国际顶级视效团队外包,但因为是中国项目,对方只派出三流制作人员参与。最终他们决定自己死磕工业化这条路,制作团队相比第一部扩充两三倍,总参与人数超4000人。

同样地,作为游戏圈工业化思潮的启蒙人之一,《原神》出现之前,中国游戏行业从未出现“700人、1亿美金研发开放世界”这样的案例。当然为了建立这样一个工业化开发团队,米哈游也投入了相当大的成本。

毕竟无论游戏圈,还是影视行业,最前沿的文娱产品创新,都是多个行业共同交叉努力的结晶。

比如影视行业后期制作的预渲染,涉及到搭建大量渲染农场,可能需要成百上千台电脑同时渲染;数百上千人团队的高效开发,关乎项目排期、预算控制、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相当考验项目管理水平。郭帆曾提到,《流浪地球2》拍摄期间犯错最多的就是吃饭问题。

而这些都是工业化开发的重要部分,涉及游戏行业、影视行业、软件行业等诸多专业知识交汇。

工业化水平提升的背后,不光要求团队成员会的多、会的杂,还要求会的“深”。

制作前沿的现象级电影、游戏,对开发工具的使用不能只停留在“会用”水平。以游戏行业为例,学会通用引擎开发只是开始,还要在理解项目特定需求后进行定制化开发。如《原神》虽然使用Unity开发,但米哈游早已“魔改”加入大量二次开发工具,仅用Unity是无法做出类似成品。

GameLook始终认为,文娱产品成功需要饺子这样的匠人奋斗,更需要一个行业拥有强大的工业化水平。

更高创意的实现,依赖整个行业平均水平的提升,而这往往需要具备冒险精神的高质量项目问世。每每有现象级产品出现,总能将中国影视、游戏行业的工业化潜能挖掘得更深。有更多高质量项目愿意花钱、培养人才,才会在游戏、影视等创意工业形成正向循环。

饺子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的创作观:“每一部作品都要当成最后一部作品去创作,不要给自己留下任何突破的可能性。跨过这座高山后你会发现不过如此,大家的能力又长了,下一部再去挑战新的极限。”

而这,恰好指明了中国影视、游戏工业化升级的方向:下一个项目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表现力、更好的技术和效果,才能推动行业整体水平的上升——用好项目养好团队,实现行业生态的正循环。

匠人时代,文化+创意红利总能走得更远

这几年,整个文娱行业陷入了一种集体性怀疑:去年国内电影票房萎缩至几年前规模;全球游戏行业疫情后进入震荡期,裁员、项目被砍、巨额投资项目夭折屡见不鲜……这种大环境下如何突围,大家都很困惑。

客观来说,对于游戏、影视和科技行业来说,钱并不是现阶段最大问题。国债收益率都跌到2%以下,大量资金在空转;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也在采访中谈到,钱不是问题。那当下问题是什么?其实是「谁来做」和「做什么」。

无论科技还是文娱领域,我们最缺的是像《黑神话:悟空》《影之刃零》《哪吒2》这样的团队,有冯骥、梁其伟、饺子这样有行业经验、有创意和梦想的“匠人”去挑战世界一流目标。

无需科班出身,只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可抵万难的热爱。无论是郭帆(海南大学法学院)、饺子(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还是冯骥(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都是非艺术院校和专业出身。偏偏是这群没进圈子的“散兵游勇”,如饺子、郭帆都不是所谓“第X代导演”,却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神话。

至于「做什么」,GameLook认为文化性永远值得被创作团队一次次讲述。

市场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想要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一定要和中国玩家共鸣。而这往往需要从深藏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共同的文化记忆取材,它们承载着民族情感与价值观。如《流浪地球》是中国式星辰大海,《哪吒》《黑神话:悟空》都是传统神话,《影之刃零》围绕武侠展开,《原神》以二次元风格讲述世界故事。

至于全球化不是不能做,但完全欧美化并不可取,东西方两条腿一块跑才不会摔倒,腾讯网易正是这样做的。比如网易面向西方市场推出《漫威争锋》,又专为国内玩家端出《燕云十六声》,表现也都大超预期。

虽然身处迷茫期,但我们惊喜地看到,《哪吒2》推开了国产动画电影挑战迪士尼的大门,《黑神话:悟空》则踢开了迈向国产3A的另一扇大门,《流浪地球》激发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可能性……

路是趟出来了,但要“踏平坎坷成大道”还需更多人接力。影视和动画行业不该只有一个饺子、郭帆,游戏圈在《黑神话:悟空》《影之刃零》后也需要“村里有更多的大学生”。当优秀创意、文化性和制作能力遇上好的资本,至少中国市场会全力支持这些团队创新和创作。

结语

每个行业永远都在喊“难”,却从未先一步自我诘问:是不是足够用心。

中国影史导演票房排名TOP6中,前几名导演电影数量如张艺谋、陈凯歌的电影数量都在40+部左右,第一名徐克更是多达71部,反观饺子导演仅靠两部《哪吒》电影的百亿票房跻身其中。

在游戏圈,米哈游仅靠三款主力游戏,成为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二次元公司。这和饺子经历类似:不靠数量而靠质量取胜,用创意和匠心征服世界。也许,这才是当下“匠人时代”最值得抓住的红利。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味地砸钱堆料的创作,已经很难再获得用户认可;但好在只要少点套路、多点诚意,最终中国玩家和观众,甚至全世界用户都会为这份努力和认真买单。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2/563885/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