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 过去一个月,一家名为DeepSeek的中国AI初创公司突然成为全球科技圈的焦点。其开源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R1以接近OpenAI旗舰模型o1的性能、仅为对手1%的API成本,以及“完全开源”的生态策略,不仅引发了硅谷AI巨头的焦虑,也让游戏行业看到了AI技术普惠时代的曙光。
截止1月27日,由中国AI公司DeepSeek引发的这场巨浪彻底掀翻了美国科技巨头,美股开盘后芯片股纷纷出现暴跌,当晚英伟达当日重挫近17%,博通跌超17%,台积电跌超13%。芯片股暴跌的原因很简单,如果DeepSeek低成本效应扩散到所有AI大模型,不仅将为科技巨头节省巨额的芯片采购机房建设费用、还将大幅降低终端的企业和用户使用AI的成本。
从《黑神话:悟空》创始人冯骥昨晚深夜盛赞Deepseek为“国运级科技成果”,「年前还是认真推下Deepseek吧。V3已经用了一个月,但R1仅仅用了5天,不得不来发这条微博先讲一句暴论:DeepSeek,可能是个国运级别的科技成果。希望DeepSeek R1会让你对当前最先进的AI祛魅,让AI逐渐变成你生活中的水和电。太幸运了!太开心了!这样震撼的突破,来自一个纯粹的中国公司。知识与信息平权,至此又往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到Reddit上外国网友使用Deepseek从零开始开发出3D游戏,DeepSeek的崛起不仅正在冲击欧美AI大厂惯有的领先思维,以及OpenAI看似Open实则「Close」的状态。
作为一家游戏媒体,GameLook也看到DeepSeek对游戏产业的革命性影响,其重构了AI的使用成本,可以说正式开启了游戏“全面智能化的时代”。
开源与低使用成本:DeepSeek的技术革命
DeepSeek的爆发始于2024年5月发布的DeepSeek-V2模型。通过独创的MLA(多头潜在注意力机制)架构和MoE稀疏结构,其训练显存占用降至传统模型的5%-13%,计算量大幅压缩,最终实现推理成本低至每百万Token仅1元人民币,仅为Llama3的七分之一、GPT-4 Turbo的七十分之一。
这种成本优势并非依赖烧钱补贴,而是源自底层架构的颠覆性创新。例如,DeepSeek-R1通过纯强化学习技术,在极少标注数据下提升推理能力,数学与代码任务表现直接对标OpenAI o1。
可不要小瞧了DeepSeek实现的这种AI使用成本的降低,对一些AI应用或者平台来说,大模型成本降低到足够低的时候,其实就是它们为普通消费者创建无感使用场景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其实是整个赛道和产业的繁荣,就像当年国家推行的运营商降费提速进一步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一样,正是有了4G/5G的普及、才有了抖音TikTok成功的可能性。
目前阿里云等平台已经支持一键部署、使用DeepSeek
更关键的是,DeepSeek选择完全开源。开发者不仅能免费获取模型,还能根据需求自行微调甚至本地部署。这种开放策略迅速催生社区生态:Hugging Face发起了“Open R1”项目,试图复现其训练流程;海外开发者将模型轻量化后移植至移动端,甚至结合游戏引擎打造动态叙事工具。目前的景象可谓印证了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此前在「暗涌Wave」的采访中所说的:“闭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真正的价值在于团队积累的创新能力。开源是一种文化行为,是给予社区的荣誉。”
对此英伟达科学家Jim Fan也给出了相当高度的评价:“一家非美国公司正延续OpenAI最初的使命——通过开放赋能全人类。”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网传DeepSeek正在将自家模型的运算平台从英伟达迁移到华为昇腾910B芯片,通过“动态精度调节”技术,实现了在同等任务下性能损失仅5%,但成本下降70%,而DeepSeek对华为国产GPU的支持,代表着中国AI产业的技术安全性、自主性有了更强的软硬件保障。
游戏开发:AI技术的成本重构、到体验升级
回到游戏行业上,在GameLook看来,DeepSeek的低成本与高性能意味着双重机遇。
首先,DeepSeek极低的使用成本、让游戏中的智能NPC的“灵魂觉醒”成为可能。当前游戏中的NPC多受限于预设脚本,交互僵硬且缺乏个性。DeepSeek-R1的推理能力与未来将增加的多模态支持(文字、图像、视频、语音等形式),为游戏中的NPC角色注入了“自主思维”。
其实类似智能NPC功能,之前海外公司Inworld AI的“AI角色引擎”等,其实已经在探索和实践了。根据Inworld AI的官方宣传,该公司的智能NPC可根据玩家行为实时生成情感反应、记忆对话内容,甚至基于自身动机推动叙事。但问题还是Inworld使用成本还是太高了。
2023年启明创投此前曾对娱乐场景的AI算力成本进行过估算,以聊天机器人为代表的娱乐场景具有高频、短输入的特点,其可供游戏产品参考。假设用户日均请求100次,每次50 token(token等于最小数据单元、通常一个字符),那么一款产品实现每日千万DAU日活跃用户时,每日的算力成本需付出17.5万美元(约合120万元)。
来到2025年,按照DeepSeek调用API的价格,用户日均请求100次、每次50 token计算(相当于每日输入输出2500汉字量),一款千万DAU的游戏每天的成本仅为5万元,一款百万DAU游戏的AI单日成本只有5000元人民币。
GameLook需要指出的是,千万级DAU氪金手游的单日流水收入可以高达数千万元人民币,百万DAU纯IAA广告变现游戏的日收入也能达到数万元人民币,采用DeepSeek来实现游戏智能NPC,那么AI的成本对氪金游戏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甚至IAA游戏都可以承受,3A游戏更不在话下。
要知道全球范围内,能够达到千万DAU的游戏产品少之又少。作为参考,韩国头部产品的《天堂》系列MMO,虽然每年收入数十亿元、但常年日活用户量其实只有几十万。
而从用户游戏时长来看,目前玩家每日游戏时长在1小时左右,即便玩家登陆游戏后不玩游戏只与NPC进行AI互动,1小时能用语音形式交互的最大文字量,也就是1万汉字量左右(用户听1小时语音)、这代表 2万 token,即便是这样的极限假设,AI文本输出的成本也是游戏企业能承受的。
类似《原神》“派蒙”这样的NPC向导将变得更聪明
这其实意味着中小团队的AI创新门槛被击穿。要知道对于拥有大预算的游戏项目而言,当前游戏开发成本都已经难以承受了,而DeepSeek的API价格让中小游戏工作室也能调用顶尖AI能力。当然不仅是智能NPC方面,开发者可利用其文本生成功能快速构建动态剧情分支,或通过代码模型自动生成游戏逻辑脚本。
斯坦福大学2023年的“Generative Agents”研究曾模拟25个AI角色在虚拟小镇中的生活,证明自主NPC可构建动态社会关系。如今DeepSeek的技术和研究方向在GameLook看来,是将这类实验推向实用化的关键:毕竟开发者无须依赖昂贵的数据标注与算力堆砌,即可为开放世界游戏填充大量“有生命”的居民。
DeepSeek的开放模型若与这类技术结合,或将催生“活”的虚拟社会,玩家与AI角色的互动将无限接近真实人际交往。
从工具到生态:游戏行业的范式迁移
不过虽然上文GameLook一直执着于低成本(不得不说确实让人惊喜),但正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之前在采访中说到的:“未来的游戏生态需要专业化分工。我们只做基础模型,其他公司在此基础上构建应用。”
DeepSeek的影响远不止于降本增效,随着DeepSeek开源之后对于全球AI研究影响进一步扩散,同行开始跟上脚步,并且在此基础之上DeepSeek加入对多模态的支持,AI对于游戏创作与体验的加成,难免会更进一步。
就比如内容生成领域,目前DeepSeek的文本与代码编程能力其实已经相当出色,随着未来相关技术进一步发展,甚至跟进腾讯混元等模型的3D资产生成能力,这种“想象力即生产力”的模式,足以使小团队也能挑战高复杂度项目。
或者在玩家创作(UGC)层面,DeepSeek降低了用户参与内容制作的门槛,提升了UGC的想象力上限。
《我的世界》社区目前已有开发者将其接入游戏编辑器,玩家只需输入“建造一座中世纪城堡”,AI便会生成建筑蓝图。未来随着开源社区对于相关模型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或许围绕《我的世界》等带有繁荣UGC生态的游戏产品,也可以形成全新的AI驱动的“创作者-消费者”一体化的生态。
以及作为网游相当重要的社交体验上,AI驱动的虚拟世界也将变得更具沉浸感和包容性。就比如最近网易的《燕云十六声》其中部分NPC就搭载了AI技术,并且会对玩家提出的合理的或无理的要求做出真实的反馈;类似的还有《暗区突围》《PUBG》等强竞技游戏,AI队友的存在感也将越来越普遍,在AI的加持下进而改变游戏的玩法。
然而尽管前景广阔,DeepSeek的普及仍面临现实障碍。就比如算力,相信最近几天大家在DeepSeek上看得最多的除了其相当高能的回答,应该是「不好意思,和 DeepSeek 聊天的人有点太多了,请过一会儿再提问吧。」这一句话。根据官方网站的统计DeepSeek仅1月27日,网页和API服务下线的时间就超过了1小时,如果想要承接「泼天的富贵」,面向商业客户,提高服务稳定性可谓迫在眉睫。
更深层的挑战在于行业惯性的突破。大厂是否愿意放弃封闭生态,拥抱开源AI协作?玩家能否接受由AI生成的非完美叙事、智能NPC的“自我表演”?
当然这些问题尚无定论,但DeepSeek已打开一扇门。正如冯骥所言,它让“信息与知识平权迈出坚实一步”——中小开发者首次与巨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玩家则从被动消费者转变为共创者。
结语:
在GameLook看来,DeepSeek的崛起不仅是技术胜利,更预示着一场产业范式的迁移。当AI工具的成本趋近于“水电煤”,游戏开发的核心将从资源堆砌转向创意迸发,虚拟世界的“生命力”则由算法与人类共同赋予。未来的游戏或许不再有“主线剧情”与“固定结局”,取而代之的是由无数AI与玩家交织而成的动态史诗。
在这场变革中,DeepSeek其开源精神与技术普惠可以说揭开了AI时代的另一种可能,AI不再是普通人需要花高价从企业手中租用的生产力工具,在Opened AI的时代,游戏的终极力量才属于每一个拥有想象力的人。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5/01/56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