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GDC首秀,就给全球UGC领域上了一课
2024年GDC已经落下帷幕,全球游戏行业在本次大会期间也进入了一年一度的“标准时间”——汇总过往的成果,探索新的产业出路。
“出路”这样的说法或许有点严苛,然而过去一段时间里,游戏从业者在创作方法论上的尝试,产业为寻求增量付出的“代价”,这类故事大家都听了很多。因而,当我们望向GDC时,更期望的是从变化的环境中,找到能够引领变化本身的答案。
目前,UGC作为全球产业重点探索的领域,自然也是本届GDC最受瞩目的议题之一。这其中,拥有5亿用户,DAU突破4000万的《蛋仔派对》首次受邀来到GDC,制作人Kwan分享了团队的一些心得,让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蛋仔派对》是如何将UGC打造成一种产业的新可能性。
UGC生态前提:和用户建立信任关系
任何产业形态都必须找到根基,《蛋仔派对》UGC成功也有先决条件。 Kwan给出的答案是: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
在产品设计上,《蛋仔派对》起初定位的派对类游戏具有门槛低、易上手的特点,但这也是原生内容被快速消耗的原因,持续更新内容保持用户新鲜感是核心要义,但又拉长了内容从研发到落地的周期。作为深耕UGC领域多年的从业者,Kwan和团队意识到UGC的加入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官方内容密集输出的压力,同时也通过将内容创作权下放给用户,让用户间也能完成内容-消费的闭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和官方内容和谐共存甚至分庭抗礼的形势。从结果来看,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团队深耕UGC的经验让他们准确把握住了《蛋仔派对》的核心,为后续依靠UGC内容腾飞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结合Kwan的分享来看,从驱动个体创作到构建起地图数量上亿的庞大 UGC 内容生态,其背后需要的是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围绕创作交互和探索而建立的一个【社交生态圈】,其中用户的创作行动力和活跃度,决定了 UGC 内容生态的黏性。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官方之间未能建立起互信机制,那么即便有奖励机制的反馈,也只能起到揠苗助长的效果,无法沉淀用户,更遑论用户创造的内容。
因此,《蛋仔派对》在立项之初便聚焦于用好真诚这个「必杀技」,尽可能满足用户对内容创作与消费的需求。
一方面,为了促进用户对内容消费和生产的兴趣,团队通过监测各种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反馈并吸取优秀建议,用周更的高频迭代对用户表态:官方很关注用户需求,一直在不断改进。
这个做法的效果很显著,不仅丰富PGC侧的内容量和多样性,让用户有了更多想看爱看的内容,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用户去探索发现新事物新功能,培养他们的创作嗅觉和灵感。
另一方面,在打好UGC生态基建上,工具「友好」很重要。
如果说真诚是吸引用户产生创作欲的第一步,那么,提供一个功能强大、使用友好的编辑器,形成良好的创作环境,则是助力用户高质量输出的关键之一。
根据不同用户的创作基础和创作技能,《蛋仔派对》渐进式地推动编辑器工具化进程,满足不同创作阶段的用户需求,让创作工具与创作者一同“成长”。
开发前期,官方着重为创作新手们主推组件、地图场景等便捷创作模板,将地图创作的门槛降到最低,保证一学即会,为用户打开创作这扇门。
进入中期,随着用户创作视野扩大,能力成长,对于内容生产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于是,官方集成了AIGC功能,打造了【花朵生成】【建筑生成】【像素文字生成】【视频生成动作】等新功能,降低了用户的重复劳作,提升创作效率。
而在后期,【蛋码】功能的出现,则又将其工具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该功能的帮助下,用户通过可视化编程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和游戏规则。通俗点说,就是把原本游戏研发的权限最大程度下放给用户,让用户所写即所得,拉高创作上限。
按照 Kwan 的说法,《蛋仔派对》的UGC工具体系,类似阶梯式金字塔(a step-by-step pyramid),每个人都能够循序渐进地适配创作目标,实现可持续的成长。
于是,在官方-用户互信关系与高质创作工具的基础上,清晰的、体系化的奖励机制自然显得锦上添花。
对于创作者的创作激励活动,官方最开始举办了一年一度“蛋仔工坊创作大赛”,注重优中选优,为创作者的地图作品打上“价值标签”,体现对创作价值的重视。不久前,《蛋仔派对》还举办了“全民乐园狂欢”,拿出1500万奖金池对创作者们在创作、公益、平台传播等领域进行激励,进一步带动游戏UGC生态繁荣。
除了搭建多元创作赛事体系外,《蛋仔派对》还根据创作者的成长路线,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径,包括设置官方签约与激励体系,协助打造个人工作室等等。这一系列措施清晰地向广大创作者传递出一个信号:从这里出发,登上一个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广阔舞台。
至此,我们不难总结出《蛋仔派对》UGC的成长逻辑:官方注重用户需求与游戏体验从而高频迭代,编辑器功能便捷且强大降低用户创作成本,奖励反馈机制清晰明确创作者能获得实打实的利益。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蛋仔派对》上线历经半年的沉淀后,当机会来临,也就迅速迎来了UGC内容的爆发和裂变。
UGC反馈新路径:游戏外的关注度
一般来讲,传统的UGC模式对创作者的反馈,一种是创作者自发式地「为爱发电」,享受创作的乐趣,另一类是官方对创作者的报酬激励。在丰富的UGC前置经验支持下,《蛋仔派对》已经很好地兼蓄了上述两种。
如今的宣发环境、手段和节奏不同往日,尤其新兴媒介的崛起对宣发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复盘《蛋仔派对》火爆之路不难发现,外部的社交媒体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软萌可爱的蛋仔形象、近乎符号化的设计,这些IP要素本身就具有良好的传播特质,再经过社交媒体的裂变传播后,吸引泛用户产生更多对蛋仔正向内容反馈。例如彼时蛋仔跳科目三的二创视频,充分展现了当蛋仔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热点并与社会情绪同频时,传播路径的扩散有多么“恐怖”。
也就是说,《蛋仔派对》所构建的UGC生态,并不仅仅是面向地图创作这一个维度,而是满足所有广义上的创作,让每个用户都能找到创作乐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蛋仔派对》更适合被定义为一个自带社交属性的内容分享平台,让不同兴趣、不同圈层的用户找到能够自我表达的空间。事实上,在蛋仔完善的UGC生态支撑下,很多创作者在游戏内创建的内容,都能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形成一个外部的传播通道。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蛋仔派对》全职作者“啡色小熊”在接触到游戏中的编辑器功能后,发现自己一直想要做游戏的想法能够得以实现,尽管已经35岁了但他对游戏创作依然充满热情,相继推出了《湖中剑》《心灵废墟》等作品,受到大量用户喜欢,短时间内涨粉几十万。
而他在创作游戏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还把自己创作的经验整理成教程无偿分享给有兴趣的初学者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蛋仔的火爆,“啡色小熊”逐渐成为游戏里的灵魂人物,他是知名创作者,是成千上万创作者们的共同“导师”,也是帮助《蛋仔派对》成长的重要一员。
这其实也是《蛋仔派对》一直努力的方向,“让创作者在游戏中和游戏外都能获得关注、收入和成就感。”
蛋仔UGC的内核:温暖治愈的社交场景
上述Kwan的分享,指向的是蛋仔UGC模式的成功方法论。但更本质的是,UGC本就是基于互联网分享精神的一种普遍内容形态,运营手段的加持和整合只是表象。《蛋仔派对》最核心的,还是用户愿意留在游戏里进行互动和持续创作,拥有所谓的用户粘性。
Kwan在GDC现场为来自全球的游戏伙伴展现了《蛋仔派对》部分创作者的地图作品。
有的创作者用洪水淹没的城市比喻抑郁症患者的内心世界。
有的创作者打造了一个“侏罗纪公园”,在恐龙的世界冒险。
有的创作者打通魔法世界次元壁,在“对角巷”开启神秘之旅。
看完这些地图,我们可以说,《蛋仔派对》对外展现的并不是某一个玩法类型,而是一个蕴含了温暖治愈的社交场景,让创作者实现有意义的、自我想要的表达,用户从体验中获得快乐和满足,形成一种基于情感流动的链接,我们姑且可以称之为“情绪社交”。
对于一个游戏生态来说,这不仅意味着用户的持续活跃,也是在形成一种独特的社区文化,让社交变得更有温度,创作也更加纯粹。创作者对游戏认同,官方给予扶持,最终形成一个温暖治愈的“创作大家庭”。
在这背后,一方面是官方用心、编辑器对开发权限的下放以及明确的激励签约和扶持培养体系,让创作者实现个人成长甚至改变生活。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的用户群体在游戏内互相交流碰撞,产出了更多元化的内容,让UGC生态充满活力。
如今,《蛋仔派对》涵盖丰富的UGC地图,囊括了文化传承、公益传递、关爱特殊群体等诸多与社会同频的内容,已然成为了游戏娱乐价值向社会价值过渡的重要典范。
总结
《蛋仔派对》的UGC模式会成为未来全球UGC领域的行业标准吗?这或许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验证,但个人对此保持乐观态度。
实际上,《蛋仔派对》在很多意义上已经做到了开创性,建立扎实的生态基础、将开发权利最大程度下放、确立清晰的成长路径和激励体系,让用户在一个值得信赖的环境中释放创造力。可以说每一步都精准的把握住了重点,恰到好处的覆盖了创作环境、创作者兴趣,并体现出创作的价值。
不管是否会成为全球UGC领域的标杆,但显然,《蛋仔派对》在UGC层面创造的奇迹已然让全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