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被外媒锤了,仗义执言还是别有用心?
不少玩家已然意识到,比起文章想要塑造的施害者形象,《黑神话:悟空》更多被当成了一个可以扩大攻击的靶子,以达成游戏批评之外的目的。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俗话说,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游戏越出名,团队躺枪的概率似乎也越高。
11月21日,欧美知名游戏媒体IGN发布了一篇万字长文,措辞严厉地抨击了《黑神话:悟空》中国研发商游戏科学的“性别歧视历史”,考虑到IGN此前曾多次向欧美玩家大力吹捧《黑神话:悟空》,这前后立场的反差让中国玩家和媒体感觉是颇为诧异的。
IGN的这篇报道尝试从游戏科学创始人不当言论、出格的招聘海报,甚至团队成立前拍摄的内部搞笑年会视频、名著《西游记》中的情节为依据,炮轰游戏科学、之后开启地图炮,称中国游戏行业存在对女性不友好的氛围。
这篇纯英文报道发出后,在中国玩家中间掀起了一轮不小的风波。有人还发现IGN一反常态关闭了这篇文章在其官网、X(原推特)上的评论区。由于涉及更大范围的“地图炮”,和文章大部分内容逐渐跑调到中国社会女性问题,有中国网友也将这篇文章定性为一篇别有目的的“政治檄文”。
尽管《黑神话:悟空》几年前在国内也遭遇过类似的“女性玩家刷差评”事件,但考虑IGN文章并未提供新的实锤证据,本轮事件中国网上舆论似乎呈现一边倒对IGN批评。
不少玩家已然意识到,比起IGN这篇文章想要刻意塑造的施害者形象,《黑神话:悟空》更多被当成了一个可以扩大攻击的靶子,以达成游戏批评之外的目的。
进入公众视野的《黑神话:悟空》成了靶子?
IGN官网显示,该篇文章为两位作者合作撰写,除一人为IGN高级记者外、另一人按姓名推测可能为华裔(其名字不是大陆的汉语拼音)、且其承认曾与腾讯员工有过交集。而众所周知游戏科学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原腾讯《斗战神》项目,可以发现作者对背后的研发团队做过一定调查和了解。
文章中还援引了一些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中国女性开发者观点,从女性角度评价游戏科学。加上作为IGN网站罕见的“万字长文”,此次《黑神话:悟空》显然受到了“超规格待遇”。
然而文章罗织的罪名,其中内容却并未超出中国玩家已知的信息范畴,甚至通篇文章对《黑神话:悟空》游戏本身着墨都不多,而是更多集中声讨创始人此前说过什么、而非真正做过什么。
这也是文章观点被认为站不住脚的主要原因:因言获罪本质是“文字狱”,更遑论拿着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
众所周知,近年来欧美游戏行业反歧视、反骚扰运动如火如荼,许多大厂都被卷入风暴,包括EA、动视暴雪等大厂也难以幸免,最终甚至被监管部门调查、甚至导致集体诉讼和巨额赔偿,而这些严重事件其契机往往是内部员工告发。
较具代表性的案例可能是育碧2020年被曝出内部存在性骚扰问题。为此育碧公布一份调查结果显示25%员工曾目睹工作场所存在不正当行为,多名高管因此离职。此后法国警方启动了为期3年的调查,最终在今年10月宣布逮捕了5名前育碧高管。
在GameLook看来,以欧美媒体给报道对象的“定罪标准”,在欧美游戏圈要给一家明星游戏公司盖“性别歧视”的大帽,至少要满足两个实锤条件之一:要么游戏产品中存在明显不当内容,要么游戏公司经营管理中出现了性骚扰、性别歧视等严重侵害员工的问题。
回头看IGN文章提供的“证据”,显然是够不上以上条件的,GameLook也翻阅了IGN此前对动视暴雪事件的历史报道,并没看到采用单篇稿件万字长文炮轰的稿件,可见此次《黑神话:悟空》享受到了超欧美公司的报道待遇。
在IGN这篇文章中,绝口不提游戏产品本身,而是拿着放大镜看主创过往言论。没有拿出游戏科学团队内部存在性别歧视的铁证,就拿团队成立前核心成员在腾讯时拍的内部搞笑节目、合照里男性员工占大多数,甚至工作室LOGO像精子这类捕风捉影的猜想说事。
可能最离谱的,当属文章还用了《西游记》的情节拐着弯批评游戏科学“厌女”,比如猪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帮助悟空的观音菩萨没有出现在游戏里,恰恰观音“是一个女人,必须收拾男人的烂摊子”。
中国网民和游戏人很难理解,《西游记》原著情节怎么成了游戏科学性别歧视的证据,但从洋洋洒洒万字长文、巧妙的春秋笔法,你又无时不能感受到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华裔身份也不至于对《西游记》如此曲解和无知。所以更多玩家愿意相信,IGN这篇文章别有用心。
今年3月,《黑神话:悟空》软件著作权登记获批通过,兔年贺岁短片则透露预计游戏将于2024年夏季发售。如今临近游戏上市,一款商业主机游戏的广告预算的分配迫在眉睫,媒体广告销售压力是否是一个诱因,抑或是网友猜测的其他原因,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为不成熟买单,悟空还需要做什么?
不写中国游戏写中国社会,似乎并不是IGN这样的游戏媒体职责所在。背后的根源,是《黑神话:悟空》本身具有进入社会公众舆论场的人气,换句人话便是自带流量体质。
并不是每款游戏都能扮演这样的角色,“国民游戏”《王者荣耀》、“全球风靡”《原神》、“全国在玩”《羊了个羊》,以及“第一款国产3A”《黑神话:悟空》,他们成为了中国游戏的化身,而在海外他们甚至成为了中国的化身,它们在享受了充分社会讨论带来的热度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的压力。
人们会从各种离奇角度、刁钻视角去解读产品细节,甚至主创团队的一言一行。作为一款尚未发售,就已名声远播的游戏而言,《黑神话:悟空》也注定要面对海外媒体和玩家的编排,尤其考虑到这是中国公司做出的第一款像样的主机游戏,进入了欧美游戏业核心舆论场,更容易被欧美媒体拿放大镜来审视。
GameLook认为,对于游戏科学而言,当下需要的可能是从容地接受这一点,与国内外媒体加强直接沟通,从而为过去的不成熟买单。
不难发现,许多关于《黑神话:悟空》“厌女”的证据,都指向了主创成员几年前甚至更早的不雅玩笑言论,如2020年创始人冯骥在首部实机视频大热后的感慨、2013年另一名创始人杨奇讨论男性向游戏不要迎合腐女的微博文章。
这些言论前两年已引发过争议,导致《黑神话:悟空》被扣上了“不需要女玩家”的帽子。许多女性玩家的确因此被误导,但也有女性玩家发现有人断章取义,如B站UP主“何必躺的瓜” 就在自己的视频中指出,10年前杨奇文章的“根本意思是不会把女生当成工具人吸引男性而已,本质上应该是尊敬女生”。
尽管有女性玩家没被带节奏,但传播学上坏消息天然比好消息传播快。时代的变化,也使网络环境向愈发不包容的状态发展,你十年前可能本意是内部玩梗、吐槽、自黑恶搞的行为,在十年后都有可能被翻出并断章取义,反过来成为攻击你的武器。
公共网络空间的偏激情绪日渐壮大,也使得一些创作者不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比如社会环境高度压抑的日本,知名制作人横尾太郎、人气漫画《咒术回战》漫画家芥见下下,都选择以玩偶遮挡面容。
以真面目示人的《尼尔》系列制作人横尾太郎
11月21日,网信办宣布按照2023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总体安排,即日起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污名化、造谣攻击、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7类突出问题。
对于《黑神话:悟空》而言,除了被动等待网络环境好转,也应当主动增加与媒体的沟通,通过官方信息以正视听,避免各种断章取义、捕风捉影猜测和流言的传播。专心研发、集中精力打磨产品固然是好事,但与外界的沟通也不可或缺。
具体什么样的与网民的互动不会被抓小辫子?GameLook的建议是17个字:可以真诚,拒绝出格,允许性情,少讲荤段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3/11/532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