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级收入靠“拉人头”?Play to Earn才是NFT游戏的悲剧
如果继续传递割韭菜、以及人人都能赚的错误信息,NFT游戏注定难以长远。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自火爆以来,新兴的NFT周遭一直围绕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有人笃定,NFT(非同质化代币,也称不可替代代币)代表了人类未来数字旅行的方向。另一派则认为,NFT依旧没有跳出割韭菜那一套,疯狂的炒作正在荼毒区块链这项潜力十足的技术。
图片来源:Pixabay
如9月10日,由Yuga Labs创作的作品集“101 Bored Ape Yacht Club BAYC NFT”,在苏富比拍卖行网站拍卖出2439.3万美元,远高于此前平台预估的1800万美元。被认为是NFT泡沫的另一典型。
同一天证券时报在网站刊登《盲目炒作已将NFT的真正价值带偏》文章表示,作为“元宇宙”的重要组成要素,NFT有独特的价值,但目前各种花样百出的炒作,已经将对NFT价值的关注方向带偏。该文认为,NFT真正的价值是“充当物理世界和区块链世界的连接桥梁,而非任意创造一个概念性头像、图片等以「天价」交易,互相抬轿子,制造噱头。”
最火NFT游戏走红靠“拉人头”
作为游戏和收藏品领域广为认知的代币,NFT今年初因NBA球星带火出圈。
2月份,佳士得拍卖行一起交易更是引发世间关注。由美国艺术家Mike Winkelman(“Beeple”)创作的数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693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的价格卖出,创下数码艺术品最高价、以及在世艺术家作品拍卖第三高价的世界纪录。
《每一天:前5000天》耗费5000天制作而成,作者Mike Winkelman自2007年7月起每日上传的一副数码作品,直至2021年2月将所有素材拼接,时间跨度长达14年。作为曾为LV、耐克多个知名品牌设计过创意的艺术家,Mike Winkelman的《每一天:前5000天》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同时因为时间跨度,也表现了对时代的反映和记录。
当然即便如此,Mike Winkelman本人在接受福布斯采访时,仍对《每一天:前5000天》卖出如此高价而忧心忡忡。在他看来,NFT的价格是毫无疑问的泡沫。
但NFT游戏领域的主角——《Axie Infinity》成名依赖恰恰并非泡沫,而是区块链“让富人更富”印象的反面,让穷人也有钱赚。
7月,一则名为《玩到赚:菲律宾的NFT游戏》的纪录片在网络上流传,具体内容为疫情期间,没有工作的菲律宾贫民靠玩《Axie Infinity》补贴家用,除了买奶粉、换摩托车,有的人甚至买了房,走上了人生巅峰。
按照相关报道的说法,8月《Axie Infinity》50万用户当中,有一半是菲律宾人。NFT创始人Trung Nguyen恰时出面表示:“NFT是一种代表大自然中稀缺物种的方式,它可以便捷地与游戏人物和游戏资产相匹配。”
又一款有赚头的游戏,和媒介的推波助澜,使《Axie Infinity》迄今仍是CryptoSlam上排名第一的NFT项目。到7月底,《Axie Infinity》被曝出用户已经超过100万,收入接近2亿美元。
玩家不是玩家,而是“临时工”
开发者有钱赚、玩家也有钱赚,如此好事,应当尽快全行业推广才对。
但国际游戏开发者协会IGDA,却对NFT持旗帜鲜明地反对态度。早在7月份《Axie Infinity》声名鹊起之时,IGDA就发声明倡议,游戏开发者在单一游戏生态中应停用NFT。
IGDA的理由是环保。IGDA认为,激增的NFT游戏产品会对能源消耗和气候造成负面影响,在NFT普及开来之前,我们应当先解决区块链的耗能问题。
事实上按照一项研究的说法,每件NFT艺术品就将带来200kg的碳排放,大致等于一辆美国产汽车行驶500公里。制售了上百件NFT艺术品的奥地利建筑师和艺术家Chris Precht甚至表示,100件NFT艺术品耗费的电量,可以使一名普通欧盟居民使用20年。
另外,《Axie Infinity》流行也有很强的人为痕迹。
《Axie Infinity》是一款典型的区块链养宠游戏,由越南游戏团队Sky Mavis开发。在第一代区块链游戏《迷恋猫》基础上,除了收集繁殖系统,《Axie Infinity》还加入对战功能,玩家至少需要3只精灵组成队伍才能进入游戏。
尽管通过一次更新,《Axie Infinity》从以太坊上迁移回了自有链Ronin上,大大减少了手续费,但3只精灵动辄数百美元的高价,还是会将大部分玩家拦在门外。
为此Sky Mavis和菲律宾游戏公会Yield Guild合作,由Yield Guild购入精灵再借给玩家,玩家繁殖培养精灵获利后,再向Yield Guild支付一笔抽成。这也是《Axie Infinity》明明是一款越南游戏,却最先在菲律宾大红大紫的原因。更有趣的是,Sky Mavis也是Yield Guild投资者之一,个中关系很难不耐人寻味。
本质上,《Axie Infinity》许多玩家不是玩家,而是Yield Guild外包的“临时工”。它所吸引的用户也并非抱着娱乐的目的而来,而是为了赚钱。
Play to Earn是NFT游戏的悲剧
因而区块链用户眼中,《Axie Infinity》成为了新的游戏类型——Pay to Earn的代表。
相比Pay to Win,Play to Earn或者说Pay to Earn是一个新概念,但相关产品并不陌生,即网赚游戏。和网赚游戏稍有不同的是,网赚游戏靠广告费创收,但《Axie Infinity》仰仗繁殖费、手续费创收(玩家每次交易Sky Mavis会收取4.25%的手续费)。
由于《Axie Infinity》每一名玩家都是付费用户,开发商从中获取的利益十分可观,按照行业研究机构头等仓的统计,迄今为止Sky Mavis已经获得了5.4 亿美元的收入。
不过不得不提,Sky Mavis的收入大部分形式表现为其他数字代币,以太坊ETH和自家的AXS。
GameLook一直认可区块链技术对游戏行业的促进作用,比如对玩家数字资产的确权,不会再因为某个游戏关服而损失一切。
但经济是复杂的,NFT游戏最大的问题是所有人都在嬴。
实际上,NFT游戏玩家所赚的钱都来源于后入场玩家投入的钱,这也就意味着,长期以往NFT游戏有极大向旁氏骗局异化的风险。因为Pay to Earn的核心是财富,但游戏不可能凭空创造财富,只能作为财富的再分配角色,一旦源头出现问题,也就是涌入玩家数量开始减少,势必会造成整个游戏的经济系统崩盘。
更重要的是,尽管看似体验已经与寻常的手游无异,但《Axie Infinity》很难称得上有品质.在精品化普及的今天,《Axie Infinity》对标的竞品依然是4年前的《迷恋猫》,无论画质、玩法都很难说特别出彩。这也是所有NFT游戏最大的悲剧,作为一款游戏,它并非靠娱乐属性吸引用户。
GameLook的确乐于见到NFT游戏出现新的爆款,并比几年前出现了更明显的游戏性,以及背后区块链对于游戏行业设计的革新推动。
但无论月入多少亿美元,有多少“玩家”,如果继续传递割韭菜、以及人人都能赚的错误信息,NFT游戏注定难以长远,也离游戏行业希冀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9/45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