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大爆炸还没三天,引来“上帝之手”

元宇宙最终要从概念落为现实,由虚幻走向虚实结合,游戏公司可能只是引路人,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或许是每一名玩家和用户。

图片来源:Pixbay

GameLook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GameLook报道/前几日,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元宇宙(Metaverse),称其为“另一条可能改变人们生活环境的内化道路”,元宇宙终于火到了台面上。饱受股价低估之苦的游戏公司应声普涨,领衔的中青宝更连续两天涨停。

投资者的热情引来了“上帝”–主管部门的注意,果断向一批上市企业开出问询函。

近日,汤姆猫(金科文化)收到证监会关注函,要求说明主营业务与元宇宙概念的关联性。证券时报也撰文提醒投资者,要分辨“是真风口,还是「旧瓶装新酒」,抑或是美丽的「泡沫」”。

多家上市游戏公司纷纷出面回应,中青宝自述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完美世界表态已在目前的游戏研发中融入元宇宙相关元素,吉比特则澄清目前没有元宇宙概念,但会投入资源做一定尝试。

世纪华通最直接,宣布旗下自研元宇宙产品《LiveTopia》月活4000万、最高日活破500万,已成为现象级游戏,再次引爆了同行的热情。

无论如何,元宇宙,真的火了。

元宇宙是科技大爆炸的奇点

过去我们在讨论元宇宙时会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常常执着于元宇宙是怎么来的?考据派翻出了199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雪崩》,发现元宇宙的明确定义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

元宇宙爆发之前是怎么样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但对于元宇宙而言没有意义。如同科学家不能回答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么样,元宇宙同样不会对没有元宇宙之前的世界负责。

2017年NASA拼接的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全景

更直白些说,元宇宙不关心过去,它关心的是未来。

在GameLook看来,元宇宙是不同技术不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交汇点,也是科技大爆炸的奇点,融合了互联网、社交、AI、VR、3D图形图像、云计算、数字孪生、脑机科学等新兴技术,未来市场空间或高达万亿美元,而游戏只不过是元宇宙最综合也最娱乐化的表达形式之一。

3月10日,游戏平台Roblox在美上市,号称“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前估值成功从一年前的40亿美元暴涨至450亿美元,堪称游戏业引爆元宇宙的第一个重要事件。

4月,虚幻引擎开发商Epic Games宣布获得新一轮10亿美金融资,主要用于元宇宙开发。CEO Tim Sweeney发声时称:“感谢新老股东对我们元宇宙愿景的支持。”

同月,显卡制造商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PU技术大会上再次介绍了自家的“Omniverse”(全能宇宙)平台,“旨在创建虚拟共享的科幻空间”。

8月份,另一大游戏开发引擎Unity同样不落人后,CEO John Riccitiello公开表态:“Unity将成为定义元宇宙的主要参与者,并帮助领导其创建和运营。”

当然,最重磅的还要属6月底宣布将“花5年时间转型为一家元宇宙公司”的Facebook。

国内巨头方面,华为早早就公布了Cyberverse,8月29日,字节跳动豪掷15亿美元(90亿人民币)收购VR软硬件研发制造商“Pico”。腾讯除了马化腾亲自对外放话“全真互联网”外,还代理Roblox国服版本罗布乐思,同时也曝出要做一款对标《头号玩家》中虚拟世界“绿洲”的3A游戏。网易也在今年1月份,耗费3500万美元投资了化身(avatar)社交平台IMVU的母公司Together Labs。

可以发现,元宇宙在今天的科技互联网行业几乎无处不在。实际上,元宇宙代表了当前人类科技发展水平,所能抵达的上限。某种意义上,它可以叫元宇宙、也可以叫全能宇宙,还可以叫新世界,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元宇宙能为下一个十年科技爆发提供奇点。

而这轮科技行业的交汇、能否真正诞生蕴藏巨大潜力的元宇宙产品,还是最终又各自分道扬镳,全凭各家本事。

真实还是虚拟,元宇宙的三种路径

同样可以借助现实宇宙爆炸的例子形容,当元宇宙爆炸膨胀之后,就能产生不同的原子、分子,乃至到星球、星系等。但和现实宇宙不同(抛开平行宇宙概念),元宇宙数量可以有很多个。

这也是为什么Improbable公司CEO Herman Narula会认为,元宇宙目前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并非不同元宇宙概念之间可以流通,比如《哈利波特》虚拟世界里的玩家不一定想要遇到《海绵宝宝》,Roblox中的用户也不一定希望见到《我的世界》。

事实在今天公布的元宇宙当中,除了不同IP的分别,还有三种典型的形式上的差距,GameLook认为,具体可以分为全虚拟、半虚拟半真实,以及全真实的元宇宙。

全虚拟是大多数游戏公司的主攻方向、也是非游戏企业英伟达所倡导的。比如米哈游就是全虚拟方向的成员之一。今年2月份,米哈游联合创始人及总裁蔡浩宇在一场会议上透露,希望在未来10年、20年、30年后,能够做出像《黑客帝国》《头号玩家》等电影所描绘的虚拟世界:“2030年,打造出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

为了这一目标,米哈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瑞金医院脑病中心米哈游联合实验室”,探索“脑机接口技术的开发与临床应用”。

半虚拟半真实的代表是入局VR/AR的科技公司,如拥有VR头显制造商Oculus的Facebook,发布Cyberverse地图技术的华为,以及秋季发布会海报藏有AR“任意门”彩蛋的苹果。

全真实的元宇宙也并非不存在,如在现实世界中打造一个“童话世界”的迪士尼,其主题乐园何尝不是一个物理化的元宇宙?

从全真实到半虚拟半真实再到全虚拟,实现难阶梯上升。从该角度看,半虚拟半真实形式是元宇宙的过度阶段,全虚拟才是最终目标。

当然,也有声音怀疑全虚拟的必要性,《Pokémon Go》开发商Niantic CEO John Hanke就提醒我们,如今许多元宇宙在描绘一个“乌托邦噩梦”,并指出元宇宙不应当取代现实,而是要让现实更美好。

元宇宙要先让地球更美好

同样我们也能发现,元宇宙并不神秘,也不是什么新事物,而是人类一直殷切期盼的科幻故事成真。Epic Games CEO Tim Sweeney就指出,现在没有人知道元宇宙会是什么样,元宇宙很早就存在,甚至远在社交网络诞生之前。最重要的是,元宇宙不会是一家超级公司打造的,而是由数百万人的创意组成,每个人都可以增加、创造。

今天游戏公司、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在做,其实就是在将数十年前科幻小说作者的幻想变为现实。元宇宙最终要从概念落为现实,由虚幻走向虚实结合,游戏公司可能只是引路人,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或许是每一名玩家和用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9/453967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