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协作升级未成年人保护,防沉迷监管离不开家长主导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有关未成年人防沉迷的话题,总是游戏行业和整个社会最关注的焦点。但与之前不同,当下未保工作的重心已然发生了变化。
正如近期引发多家媒体报道的电竞劝退业务,如今再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保护,不再是传统一刀切形式,而是越来越倾向于软性手段,积极探索如何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及南方数媒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通过数据展现出了与印象中有些不太一样的未成年人游戏行为、家长管理方式、游戏企业相关措施等全新洞察。
可以发现,在目前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家长主导、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摆脱固有成见,重新认识青少年游戏行为
全民化是近年来总被游戏圈反复提及的一个话题,随着2020年中国游戏业海内外产值突破3000亿、占全球市场的32%,这一娱乐方式的愈发国民化已成高屋建瓴之势。
在整个行业形势一片大好的东风下,另一个现象也愈发受到关注,即随着未成年用户游戏渗透率的提高,未成年群体触游低龄化的情况越发显著。
据悉,2019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7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近九成,相比四年前增幅达31%,且仍在上涨。进一步来说,伴随着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愈发普遍,首次触游的低龄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白皮书》显示,大部分未成年人都早在7-11岁期间便首次接触游戏。其中,12-14岁有游戏习惯的未成年人尤为突出,其78%都在11岁以前便接触过网络游戏。同时,未成年群体的中重度玩家占比较高,大多集中在一线、四线城市。
不过有意思的是,与大众眼中的传统印象相悖,如今未成年人对于游戏行为已存在较高的自我管理认知。并非来自于外部压力,更多未成年玩家会因主动担心影响学习,进行主观地自制驱动。
同时,他们也更为在意防沉迷系统、且不再持反对态度。已有半数未成年玩家认识到自身付费行为的不理性,开始正确看待反沉迷的有效性。超过一半的青少年认为防沉迷的强制性起到了作用,就连那群承认自己冲动、过度消费的玩家,也有约九成赞同防沉迷系统对自身的有效遏制。
也就不难理解,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对自身有着清醒的认识,堵疏结合、软硬兼施的策略才会成为当前探讨有效防沉迷的重点方向。
家长科学看待游戏,防沉迷有效性显著提升
宏观来看,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总离不开家庭、校园、网络、社会四大场景,这也意味着家长、学校、政府、企业乃至全社会,任何一方的行为都极为重要。当然严格来说,家长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则更为关键。
再联想起如今青少年自我认知的提升,已不得不认识到,若是再以过去不合理的心态看待未成年人游戏行为,未保工作只会事倍功半。
好在令人欣慰的是,家长对游戏的态度也正发生改变。
也许是同样身处游戏娱乐的环境下,26-50岁的年轻家长大概能掌握孩子的游戏内容,40岁以下甚至了解得更为清楚。而这一结论,也获得了近五成未成年人的认可。显然,这群家长也意识到,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本质与成年人并无区别,只是他们暂时缺乏完全的自主能力。
从《白皮书》来看,家长对于游戏内容越了解,也就更愿意用合理科学的方式看待这一问题。在完全了解孩子游戏内容的家长中,约七成主要通过沟通协商管束未成年人。不仅如此,基于相同认知与未成年人共情后,家长利用这类软性手段也更能有效地约束未成年人游戏行为。
但更明确地说,家长之所以能放下过往对游戏的成见,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对反沉迷系统正面效果的认同。
其实,大多数家长对防沉迷系统已拥有大概的了解,约9成的50岁以下年轻家长甚至拥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
不良内容、非法侵害、游戏沉迷和过度消费等等,都是家长最为担心的问题。而在这些方面,防沉迷系统对未成年人、尤其是自制力低下的低年龄段青少年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4-14岁未成年人中近8成受到了防沉迷系统的有效保护,因而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正向认可。
倡导家庭教育,围绕监护人传递未保新方向
事实上,自2005年反沉迷标准制定以来,政府与各游戏企业一直坚持不遗余力地为未成年人游戏健康而努力。
2020年12月,在各主管部门的牵头下,腾讯、网易等多家行业参与者共同制定了《网络游戏适龄提示》、明确行业标准,并与家长监护等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紧密联系,帮助更多家长了解游戏内容,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体验游戏。
当然,作为游戏行业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头羊,腾讯早在10年前就与多家知名游戏公司联合发起“家长监护工程”。2017年更是直接孕育出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构建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环节覆盖保护体系。
之后也进一步对未成年人实行”限玩、限充、宵禁”等一系列的防沉迷措施,积极落实2019年出台的“史上最严”青少年保护政策。如今,腾讯的未保体系已从1.0升级至3.0,工作重心也放在“防止孩子冒用家长信息绕过游戏防沉迷监管”环节。
从拦截数据逐步降低的趋势来看,技术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家庭沟通同样必不可少。这一社会议题的根本是家长充分参与其中,引导孩子健康上网。
众所周知,成年人大多依赖自省,而三观未定的未成年人则更需要依靠以家长为主导的多方协作。认识到这一关键的也并非腾讯一家,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开始倡导家长在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性。
去年5月,网易便完成了旗下80多款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升级,成功搭建“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并升级App端“家长护航功能”。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守护团队,加强与家长之间的协同管理。
而三七互娱则侧重于强化保护的全面性和能动性,建立的家长监护平台更是直接以家长为主导,可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频次进行设置干预。推动落实家长责任的同时,也能进行更个性化、针对化的规制。
结语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理应受到全社会关注。但时至今日,单纯地采取游戏限制措施,绝不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佳方式。
的确,越来越多的游戏正在积极探索科学、人文等领域寓教于乐的新途径,现在再以过去的旧眼光对待游戏实属不该。更何况,未成年人的良好成长其实更需要家庭环境的守护。
明确来说,家长应该认识到游戏的正向作用,从多个方面关心未成年人心理需求,主动了解游戏防沉迷系统的家长模式,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帮助推动游戏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未保工作的稳步发展,给予孩子一个真正健康的生长环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1/41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