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业拼刺刀,却把影视/动画圈老板整崩溃:你们“碾压式抢人”!
因游戏行业碾压式的人才掠夺,电影视效行业正面临未来一年之内就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15年前,感慨队伍不好带的“黎叔”(葛优饰),在电影《天下无贼》里如此这般说到。
游戏行业心有戚戚焉,发过人才白皮书的盛趣游戏,提出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文化建设、人才激励”四个政策;伽马数据也在报告中,指出“人才是保证游戏企业内生式发展的核心”,15年后的今天;巨人联席CEO吴萌更发现,“人才的竞争已经远远大过产品的竞争”……
今年是游戏行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抵达新高的一年,如此积极的态度,甚至已经“殃及池鱼”,影响到了非游戏行业的生存,而受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影视/动画圈。
中国游戏人追逐3A游戏梦,中国影视人追逐好莱坞梦,而今两路梦中人撞车了。
未来一年没人可用,影视圈遭游戏圈碾压式抢人
前两天,国内影视特效公司MORE VFX创始人兼CEO徐建在朋友圈中“诉苦”,称“因游戏行业碾压式的人才掠夺,电影视效行业正面临未来一年之内就无人可用的尴尬境遇”。
因此,徐建决定提高MORE VFX 2021年报价,上涨幅度在70%~80%,几近翻倍,目的只在于留住人才,“实在不行改行卖串”。
MORE VFX是中国知名的影视视觉特效企业,参与制作过《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唐人街探案3》等国产大片的特效制作,同时其技术能力也受到游戏公司认可,其也是《征途》同名电影、《阴阳师》改编电影《侍神令》的特效承制方之一,被不少国内影视圈人士视为代表性的影视后期公司、乃至是国内顶级的视效公司。
MORE VFX部分参与制作的电影作品
徐建此言一出,很快在影视圈炸开了锅,引起了大量影视圈内人、公众号转载,也在他吐槽的游戏圈掀起了一番讨论。
套用知乎体“先问是不是,再问有没有”的理论,游戏行业当真“饥渴”到,开始掠夺影视/动画行业的人才了吗?
游戏圈平均工资=影视圈最高工资
数据可能最为直观,因此不妨先从薪酬入手。
纵然电影特效高大上,但视效行业工资不高,却是从业者的共识。
譬如徐建朋友圈言论刷屏之后,又有一则截图开始流传,某好事者假扮游戏公司口吻调侃称:“VFX行业对游戏行业正常用人需求属于恶意无端指责!”决定对影视从业者的跳槽到游戏业的薪酬待遇,由原先的200%提升至270~280%,上不设限。
除了视效行业自己,外人其实很少会用VFX这样让人一脸懵逼的专有名词,显然是视效从业者意在自嘲视效行业工资畸低。
网友应景编排的段子
从网上有关影视圈从业者的讨论中,动画师、模型师等典型影视行业视效工种,一向都在吐槽工资低的问题,几乎每一年毕业季,都能在知乎、贴吧等社交媒体中,看到大量刚加入影视圈的新人对于职业待遇低、前途不明的讨论贴。
视效行业工资低,那么到底有多低?
根据“你好CG世界”综合各大招聘网站的统计,以待遇最好的北京上海为例,当地视效行业给出的薪酬,模型、渲染、特效、动画几大工种的初级职位,月起薪大约在5000~10000元,高级职位则在8000~25000元。
北京一家外资视效公司参考薪资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从全国其他城市来看,视效行业初级岗位起薪4、5000的比比皆是,拥有三五年经验的老手,月薪也不过1万出头。
反观游戏行业,起薪4、5000想要招技术岗已经是痴人说梦,作为智联招聘评价的国内第一高薪行业,游戏行业平均月薪就超过12000元,已经是视效行业许多岗位的顶点。
而考虑到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为了实现游戏IP化的野望,很多头部企业纷纷投巨资拍摄动画番剧,甚至像腾讯、网易、B站、米哈游、叠纸等直接下海投资成立动画公司,本来游戏公司抢人已颇为严峻了,而因为游戏公司成立动画公司,更是造成了动画行业人才紧缺。
在绝对的薪酬差距下,游戏行业自然对影视/动画行业造成了碾压式抢人的压力,虽然这提高了相关从业者的薪酬水平,但让原先的纯动画、纯影视视效公司陷入了招聘难、人才培养好就跑的困境。
游戏业追求次时代/3A品质,带来人才需求高度重叠
游戏企业当然有能力挖影视行业技术员工,那么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呢?
过去,游戏行业与视效行业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井水不犯河水。主要原因在于无论是端游时代还是手游时代早期,国内游戏产品在美术表现上,均以卡通、唯美画风为主,甚至很多游戏还停留于2D美术,这样的产品美术品质自然与追求超写实美术风格的影视视效行业关联不大,即便国内手游产品这几年已逐步转向3D美术风格,通常而言游戏公司与影视公司工种重叠也主要在3D模型师。
但随着国内游戏业精品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游戏企业开始高喊“工业化”,国内游戏行业对于3A品质逐渐热衷,具质感的光照渲染、超写实画面成为顶尖游戏产品的主要目标,特别以虚幻引擎代表的次时代游戏引擎工具的普及,国内一批顶尖游戏的美术制作流程已经高度逼近视效行业的美术标准,两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开始越来越趋同,进而造成了人才的紧张。
原力动画CEO赵锐讲解使用虚幻引擎制作的好处
以电影行业惯用的动作捕捉技术为例,动捕主要解决模型动作自然的问题,同时可以起到缩减流程、降低成本的作用。不过,以往在游戏中运用动捕技术的国内游戏企业并不多,在游戏市场采用动捕技术的主要是国外的3A主机游戏,比如《底特律:变人》《荒野大镖客》《最后生还者》等,动捕均为这些国外主机游戏企业的标配。
但近年来,国产游戏、特别是手游使用动捕却愈发常见,比如《黑神话:悟空》、国产手游中的《王者荣耀》《鸿图之下》《黎明觉醒》等,均采用了动捕技术。
《鸿图之下》动捕演示
而一些新兴的手游厂商,比如叠纸、米哈游等企业纷纷开始采用动捕技术,像米哈游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虚拟角色“YOYO鹿鸣”,受到玩家欢迎的同时,也引发了“鹿鸣动捕演员是大伟哥”的奇怪流言。
GameLook讲上述例子只是以动捕技术为例,说明一些电影工业惯用的技术方式正在国内游戏行业逐步普及,已经涉及到游戏美术、宣传视频、皮肤、玩法内容,乃至是衍生虚拟偶像的方方面面,而一旦游戏公司决定采用影视业所惯用的技术标准,那么无论是美术人才、特效人才、还是动捕人才,只要有现成人才都会被游戏公司统统拿下。
而在投资回报率上,电影ROI能到2-3倍已相当不错、ROI到10倍已是神片,但在游戏市场,像《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ROI早已超过了百倍,10倍以上ROI游戏产品也不在少数,这带来的影响,就是游戏公司越来越有底气研发高资金投入的游戏产品,自然人才配置、技术标准、团队规模也水涨船高。
游戏行业与视效行业人才、技术标准日益重叠,又有着先天的薪酬待遇的差距,在大量游戏企业开启招聘后,就形成了游戏企业单方面对影视行业的“碾压式人才掠夺”的现象。
市场决定强势地位
下一个问题,都是干同样的活,视效行业工资凭什么比游戏行业低?
这是由二者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决定的,特别是疫情突发的2021年,双方不同的命运更加剧了这一差异性。
根据游戏工委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786.87亿元,同比增长20.71%;而按照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为204.17亿元,同比下降68.23%。
仅从市场规模上看,疫情影响下、2020年的中国游戏市场已是中国电影市场的10倍有余,而往年两者行业规模差距也高达4倍,差距似乎有进一步扩大趋势,这还没包含中国游戏企业在海外已创造了1000亿的市场,带来了两个行业财力的绝对差异。
同样面对国内消费者,游戏产品有无数个赚取玩家648的机会,而电影只有一张电影票60元的一锤子买卖,像各大院线纷纷搞水吧、卖零食也是逼不得已,院线搞到最后利润率最高的未必是电影本身、反而是那筒爆米花。这一系列商业模式上现实情况,以及疫情的影响造成的影视业不景气,为影视业输血的上市公司业绩纷纷拉胯,势必会连累到下游的影视内容的制作方。
并且,视效公司在影视行业的位置,远比游戏研发商在游戏行业的位置更加尴尬。简单而言,游戏行业分成模式一直受人诟病,如可能要经由渠道、发行两次“盘剥”,但影视行业更“惨”,电影同样有渠道(院线)、有发行(影视公司),有CP(制作公司),还包括导演、明星演员共同组成的剧组,视效、后期虽然对影片品质有重要作用、但似乎总是个喝汤的角色,薪资激励是乙方标准、自然比不上甲方的游戏公司。
更直白一些,视效企业之于影视行业,地位更近似于游戏行业的美术外包(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国内企业又没有Weta、工业光魔这样国外知名公司的规模和技术能力,国内视效公司的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事实上早在2018年,MORE VFX创始人徐建就引用过曾有世界四大电影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2012年申请破产)创始人Scott Ross的观点,“视觉特效这个商业模式从来没有成功过”,以倡议推行“先收钱,再干活”的商业模式改革。
影响需要多视角看待
视效行业人才往游戏行业跑,表面上看对游戏行业是一件好事,毕竟更多优秀人才代表更优异的产品品质,但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
两点十分动画CEO王世勇就向GameLook指出,MORE VFX创始人徐建反映的“人才掠夺”现象的确存在,但更长远看,视效、动画行业与游戏行业其实是深度关联的,“未来绑定会更加紧密”。
两点十分制作的《阴阳师:百闻牌》CG
因此当游戏公司通过“抢人”的方式收获人才,一方面的确提高了行业人才的待遇,对从业者是好事,另一方面也同时拉高了视效、游戏行业的用人成本。
“游戏行业到了拼刺刀阶段”,王世勇进一步解释,在玩法创新难度高的情况下,许多游戏公司都选择了通过提升美术效果,和讲故事的能力吸引玩家,而视效、动漫公司已经培养了大量对口人才,由于“游戏利润和盈利模式比动漫公司好”,单方面的挖墙脚也自然形成。
已经观察到这一现象并思考过的王世勇依然坚信,游戏与视效、动画行业是合作关系,不能单纯认为游戏行业在进行“人才掠夺”。
其实,徐建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也坦言,自己发声的目的在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他的目的在于正视人才竞争的存在,并尽可能找到方法达到“平等竞争的局面”,因为“没有壁垒的纯粹制造业都只会走向价格竞争把自己做死的道路”。
结语
游戏人才竞争,这一话题讨论起来,其实许多游戏从业者可能难有实感,因为最焦虑的往往是少数的高层管理者。不过,来自影视行业的发声,反倒是反过来惊醒了所有人,让人们认识到了游戏行业的是如何动起了真格。
的确如王世勇、徐建等身处一线的影视人所说,人才竞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用好坏来判断,它的影响体现在当下,更体现在今后数年、乃至以十年为周期的未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1/01/4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