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净网”:放弃美国、中国出海游戏会损失多少?

即便自觉行事正当、并无不妥的中国游戏厂商,还是需要考虑“最坏的结果”。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最近,因为美国对TikTok的强买强卖引发巨大争议后,外界普遍开始担忧,美国政府将会发起更多针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不利举动。这份担忧很快成真,昨天,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华盛顿召开新闻发布会,威胁在美封禁阿里、腾讯、百度、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的云服务。

随后,美国政府网站发布了一则由蓬佩奥署名的官方声明,提出了美国版本的“净网行动”,其中包含五项具体工作,有三项严格意义上与软件相关。指向不仅是略显宽泛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直苦心经营、近两年苦尽甘来的中国游戏厂商,也有可能成为此次美国“净网”狩猎目标。

中国游戏厂商,特别是有出海业务、尤其在美国有业务的企业,是时候警惕起来了。

另外,在美国“净网”的极限施压下,假如完全失去美国手游市场,中国游戏企业将承受多大的损失呢?这是很多投资者关注的问题,今天GameLook就来简单分析一二。

美网要干净,干净的标准?没说

根据声明的说法,此次“净网”是此前美国提出的“5G清洁路径”的延续。所谓“5G清洁路径”,是指此前5月,同样是蓬佩奥提出的,督促美国盟国“不使用华为和中兴通讯之类不可靠卖家提供的任何5G设备”的倡议。

从性质上看,“净网”不仅是“5G清洁路径”覆盖面广度的延续,同样也是由硬件到软件的深度的延续。

具体而言,根据美方开列的清单,美方“净网”提出了五条新标准:

  1. 干净的运营商。确保中国运营商不与美国运营商电信网络链接。此类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不应允许提供往返美国的国际电信业务。
  2. 干净的应用商店。从美国应用商店删除不受信任的应用。中国应用威胁美国的隐私、传播病毒、宣传虚假信息。美国的人民和生意信息必须得到保护。
  3. 干净的应用。防止不受信任的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应用商店预装(或提供下载)不受信任的应用。如华为正在利用美国和外国领先企业的创新声誉进行活动,这些企业应从华为应用商店中删除自己的应用。
  4. 干净的云。防止美国公民最敏感的个人信息和企业最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包括COVID-19疫苗研究),在基于云服务的系统上储存,使得外国竞争对手可以通过百度、阿里和腾讯访问这些信息。
  5. 干净的电缆。确保中国与全球连接的海底电缆不被破坏,供中国收集信息。美国还将与外国合作,确保世界各地电缆不受类似破坏。

从细节上看,与国内游戏厂商有关的主要是2、3、4三点。第2点有可能导致国产游戏从App Store、Google Play上下架,考虑到声明中的说法是“美国应用商店”(US. mobile app stores),而不是“在美国地区的应用商店”(mobile app store in US.),而且所谓“干净的标准”不明,极限假设下,不排除美国会借机扩大化,比如不仅是从App Store、Google Play美国区下架,还有可能涉及美国的盟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可能性。

当然,这又要涉及到美国互联网企业的利益,因为苹果、谷歌也会从中国游戏收益中获得分成,比如2019年苹果AppStore仅在中国市场手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苹果不会轻易放弃这部分收入,因此可能性较低。

相对而言,第3点主要针对的是硬件厂商,以及要求美国开发者从华为应用商店如AppGallery中下架,执行力度反而更大。云服务的波及面,则可能对有云服务业务的大厂有所影响。

收集美国用户隐私信息?美国科技公司才是真正问题所在

虽然众所周知,为了达成目标,美国政府已经不再顾及颜面,往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还是可以仔细分析,目前中国游戏出海是否符合美国“净网”定点打击的标准。

单从信息收集出发,就GameLook所知,中国游戏厂商出海美国市场,高度依赖当地应用商店分发,以及Facebook、谷歌的营销服务,简单而言即买量。

并且,由于绝大多数中国厂商出海奉行本地化,多数出海游戏产品采用的是Facebook、苹果、Google Play账号登录游戏,要说搜集美国用户的个人信息,更多时候是美国当地的广告平台、社交媒体、乃至美国的平台巨头做的更多,因为它们需要分析客户喜好,以达成精准投放,向中国游戏公司提供更好的买量服务。

云服务方面,提供云服务的中国厂商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也有限。综合多份报告来看,全球目前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三大云服务提供商,目前中国游戏企业在国外市场很多都采用了亚马逊、微软、Google的云服务。

Synergy Research统计发现,近年来亚马逊AWS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占据全球云服务40%的市场份额,阿里云虽然也很强劲,但主要战场位于亚太和中国市场。领头的阿里云对美国本土云服务市场都没有太大威胁,更别说百度、腾讯以及被美国严防死守的华为了。

从数据角度,出海美国的中国游戏厂商,更有可能接触到的是用户的付费信息、以及无关痛痒的游戏内八卦聊天和好友信息,而海外用户的信用卡早就被苹果、Google的平台绑定,这种敏感数据中国游戏公司一方面拿不到、另外也在苹果和谷歌的严厉监管之下。

真正会引发隐私问题的游戏,恐怕要上升到以LBS地理位置为基础的游戏产品,比如《Pokémon GO》。但问题在于,《Pokémon GO》开发商Niantic是标准的美国企业,目前并没有同类中国产LBS游戏在美国发行。

显然从用户数据搜集上,事情显然又饶了回去:中国游戏所能搜集的美国用户信息之与游戏运营有关,真正高度敏感的用户隐私数据都被美国企业自己包圆了。

“懂王”要扣这个帽子给中国游戏公司,中国厂商可以顺手这顶帽子交给苹果、google、Facebook、亚马逊,他们才是美国用户隐私问题的关键所在。

仍要准备迎接“最坏的结果”

前文提到,美国政府早已不顾及行为的正当性,从逼迫TikTok卖身,还要抽“佣金”的行径来看,美国政府已经打破了现代文明、现代商业社会的底线,奉行最原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巧取豪夺,所谓隐私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藉口。因此即便自觉行事正当、并无不妥的中国游戏厂商,还是需要考虑“最坏的结果”。

最坏的结果有多坏?数据可能最为直观,GameLook就来计算下失去美国市场中国游戏公司可能会有多少损失。

根据Sensor Tower的统计,美国手游市场今年一季度收入45.4亿美元。其中,中国手游在美国市场表现愈发突出,有19款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手游市场畅销榜TOP100,共吸金4.87亿美元,较上期增长15.9%,占Top100总收入的16.3%。

且值得注意的是,从美国成绩突出的手游产品来看,只有6家上市游戏企业,很多中国上市游戏厂商尚未在美国取得很大规模的收入。

单季度中国游戏厂商在美国创收4.87亿美元约合33.8亿人民币,假设剩余三个季度收入相同,那就是一年135.2亿人民币。

根据游戏工委《2020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今年上半年国内市场营销收入1394.93亿元,其中手游达1046.73亿元。中国游戏企业上半年海外市场营销收入75.89亿美元(约合533.62亿元人民币)。假设下半年国内游戏业收入相同,2020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约为2789.86亿元,海外市场收入1067.24亿元。

换言之,如果最坏情况发生,所有中国手机游戏必须撤离美国市场,造成的损失约是整个国内游戏市场5%的收入规模损失,以及海外市场约13%的规模损失。

这个影响说大也大,说小也小,主要是对拥有出海业务,以及较为依赖美国出海业务的中国厂商而言。比如腾讯主要是《PUBGM》和《CODM》,而《CODM》好在后者是通过动视暴雪,也就是美国当地企业发行。相对,主要盘踞日本的网易,受影响相对会小很多。

而对于莉莉丝、FunPlus、龙创悦动等在美国收入较多的出海游戏公司来说,潜在影响最大。

危机迫近,锦囊妙计上策只有一条

这也牵扯了另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政府继续不讲道理、执意搞事,出海的中国游戏厂商是否有应对方法,避免坐以待毙。

游戏产品显然比不上TikTok在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不太可能上演“强买强卖”的戏码,如果美方把中国游戏强行拉上赌桌,游戏产品在美国被封禁的可能性更高。

对于美方清单来看,GameLook认为从合规性考虑,中国游戏公司可以通过寻找美国游戏发行商代理、或在美国或其他国家设立海外发行主体的方式,继续合法在美国市场运营。从风险来看,找美国代理商的做法比较保险;而搞马甲主体的方式客观说只适用于小型出海发行商,对大型游戏公司来说、存在暴露后招致美方更疯狂打击的可能性。

长期来看,将业务重心放在中国市场,跟随国家政策进军“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以及关注非美国的海外市场是更为稳妥的方案。

不过,出海游戏公司回到中国市场注定会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但如果成功赶上“内循环”的政策红利,押中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也不失为一波机遇。

其实,如同张一鸣几封公开信、内部信中所表述的那样,如今世界格局,已经不是商业公司所能左右的局面。产品质量、运营水平、营销力度等等,已经不是一款产品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同近期印度打着国家安全旗号,又启动了对275款中国APP、涉及《PUBGM》等明星出海产品的审查一样,海外市场早已不是遍地黄金。

“不讲道理”的美国市场,与美国政府宣扬的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被其亲手撕碎有莫大关系,好在世界并不只有北美。同时这一系列事件也告诫游戏厂商,国际化思维没错,不过无论海外市场多么光鲜亮丽,没有扎实的中国市场基本盘,仅依靠出海战略显然在未来动荡的国际环境下风险是颇大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0/08/393734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