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运动再起风波,政治正确如何冲击欧美游戏业?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GameLook报道/因美国黑人弗洛伊德被暴力执法致死所引发的“Black Lives Matter”运动正愈演愈烈,随着BLM运动的持续发酵,反种族主义的浪潮开始从街头抗议延伸至更多的领域。

在电影领域,那部曾被美国电影协会(MPAA)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的《乱世佳人》,就因包含奴隶制等相关内容,导致影片被HBO Max临时下架。而在与BLM运动八竿子打不着的游戏领域,发声同样在继续蔓延。

据外媒GameIndustry.biz报道,因V社在BLM运动中并未追随大流表态声援黑人,Steam上多个独立游戏开发者近日决定将自己的游戏从Steam平台上下架。这一“反Steam”倡议最初是由《Art Sqool》游戏的开发者Julian Glander发起的,而在随后另外几位开发商也加入了Glander的行列。

Glander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将会把研发的所有游戏从Steam平台上撤下,并写信控诉V社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不针对‘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发声和声明,认为这个平台是服务于一群愤怒的白人玩家的。Glander还表示,他为自己的游戏和Steam有关而感到“尴尬而且有点恶心”,并还敦促其他独立游戏开发者加入他的行列,不要成为沉默的帮凶。

据GameLook了解,Julian Glander原本在Steam上发行了两款游戏,分别为2019年2月发行的《Art Sqood》和2015年6月发行的《Lovely Weather We’re Having》,好评率较低。目前这两款游戏已经在Steam上无法搜索。

虽然下架的游戏并非是玩家熟悉的大作,影响力也仅限于博个噱头,但这次的事件也在无形之中给欧美游戏行业敲了一个警钟,同时也给正在出海、试图融入欧美市场的中国游戏企业上了一课。

欧美厂商齐发声,V社沉默为何是一种罪?
其实纵观各大欧美厂商对于此次BLM运动的反应,V社或许是目前唯一一个尚未对当前的BLM运动发表任何声明的大厂。此前很多主流游戏公司,包括动视,EA,索尼,Capcom,育碧,SE等都表达了对这一运动的支持。

而在最近,著名卡牌游戏《万智牌》的开发商威世智(Wizards Of The Coast)在声势浩大的BLM运动的影响下,也开启了“自查自纠”模式。6月10日,《万智牌》在官网上发出公告称,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黑人平权运动,他们决定废除7张游戏内涉嫌种族歧视的卡牌。

公布的7张废弃的卡牌包括号召偏见(Invoke Prejudice)、驱扫(Cleanse)、投石魔鬼(Pradesh Gypsies)、柏悉吉卜赛人(Pradesh Gypsies)、圣战(Jihad)、禁锢(Imprison)、十字军(Crusade),这其中不乏一些历史悠久的卡牌,比如存在了26年之久的号召偏见(Invoke Prejudice)。这些牌将在以后所有批准的皮赛中被禁用,在指挥官赛制下同样如此。

在这些被禁用的卡牌中,名称、内容功能等描述上大多数包含了“白色生物”和“黑色生物”的字样,比如驱扫这张牌,其功能描述为:“消灭所有的黑色生物(Destroy all black creatures)”,对于不熟悉《万智牌》的人来说,这样的描述确实会让人想歪。

但值得一提的是,与驱扫相对应的卡牌——美德毁灭(virtue’s Ruin),其功能描述为:消灭所有白色生物,却没有被威世智所下架。

在后续的声明中,威世智也表示“我们将开始审查过去印过的每一张牌。这次的修改不代表其他的牌都没有问题,后续一旦发现也会立刻做出行动。”

威世智的做法,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众多欧美游戏厂商在西方世界“黑人平权”的政治正确下的普遍做法。正如部分玩家所说:“在政治正确面前,连沉默都是错误的,只有选边站,没有中立派。”幻想在这场运动中保持中立态度的V社惨遭批评,而选择站边的“威世智”们则在舆论上站稳了脚跟。

不仅是态度,游戏也要跟上
对于在种族歧视问题不太尖锐的中国成长起来的开发者来说,欧美厂商的这种表态行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如果纵观这几年的欧美游戏产品就会发现,欧美厂商的表态行为早就已经深入到游戏的方方面面。

比如2016年育碧推出的3A大作《看门狗2》中的游戏任务形象设定就颇有意思:白人男性畏畏缩缩,华人高级知识分子傻傻呼呼,甚至英语都不会说,而黑人则伟岸正的形象。这仅仅是黑人平权方面的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例子。

而在LGBT(同性恋者)平权方面,EA则冲在了所有欧美厂商前面,当起了业界“扛把子”。其推出的大作《质量效应》系列,其中不光支持同性,甚至将政治正确的底线放宽到了跨越物种,加之《模拟人生》等充分表现LGBT群体诉求的游戏,这些都让EA这个背负全美最差游戏公司称号的公司,被评选为对LGBT最为友好的公司,可谓是政治正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瓦罗兰》黑人角色——菲尼克斯

而某些欧美开发者为了防止玩家物化女性,则开始在捏脸系统上进行“表态”以彰显自身女权光环,玩家捏出好看的脸庞越来越困难,更多的是长相正常、一脸麻雀斑的普通女性。另外在人物角色种族分配比例上,游戏开发者也做出了“妥协”。譬如拳头的FPS新游戏《瓦罗兰》中的10位角色,其中非白人角色在占比中就超过50%,而白人不过30%。

种族歧视、LGBT、女权等问题一直是西方世界的禁忌,对于那些想出海开拓欧美市场的国产厂商来说,这些禁忌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不同于以单一民族为主要特征的亚洲市场,欧美市场由于历史问题,更具备种族多元化的特点。两者成分上的不同使得平时在日本和韩国市场适用的那一些套路在欧美并不能行得通,这需要开发者在保证游戏差异化的前提下,在内容方面至少做到不踩雷,若能在此基础上适当予以迎合和褒扬则更容易获得青睐。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西方世界的开发者们正忙着加入有色人种角色,而中国游戏开发者则忙着为游戏搭一个个架空的世界观。开发者选择架空世界观,除了考虑到创作可塑性的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版号过审规则。

是否涉及真实的国家对抗、宗教和民族冲突、历史是否真实,是目前国内游戏产品审核上非常重视的点。

抛开老生常谈的三国题材,回顾这几年版号过审的游戏,涉及到中国历史题材的并不多,一些有真实历史背景设定的游戏在过审时,其内容由于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种族、宗教符号等元素,稍有偏差便会导致游戏产品修改,相比于冒着风险来创新,炒了多年的冷饭——“三国”显然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在二战题材上,最近几年国内也鲜少有相关游戏出现,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因为战争类游戏如果跟真实历史挂钩、还原真实战役,往往就涉及到现实中国家、民族的对抗要素,即使早年国内过审过一些抗日游戏,但如涉及到美苏争霸、二战欧洲战场等敏感性历史,这类游戏过审几率并不高。

无论是中国市场还是欧美市场,不同的地区总是有自身难以解释和让所有人都理解的禁忌,一些在中国目前还行不通、或被公众责难的题材(LGBT),在欧美却广受欢迎,而一些在欧美行不通的题材(种族歧视),国内出海游戏公司理解尚浅。

在未来逐渐多元化的世界,游戏厂商想靠一款游戏吃遍全世界或许过于贪心。只有根据不同地区的习俗、文化、禁忌等条件进行差异化、“对症下药”式的研发,才能牢牢抓住特定用户群,赢得市场。正如玩家经常说的那句话:“全能就是全不能。”在游戏市场,全包含就是都不包含。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20/06/389129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