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元年过去了两年 2018年的VR市场会有起色吗?
都说2016年是VR元年,现在距离这个元年已经过去了2年,似乎也没见到真正的大气象,VR在整体上给人的感觉还是颇为小众的实验性产品。那么今年的VR产业会有什么样的趋势呢?就此次CES目前看到的信息,VR逐渐成为大玩家才能真正染指的领域。
首先可以明显感受到的,就是本届CES上参展的VR厂商数量明显减少,根据一份对Gary Shapiro的采访文案我们得知,今年CES的VR展商从去年的70多家下降到了40多家,很多小型的或是玩票性质的厂商已经退出了战局。
今年的VR行情应该说会更加专业化、深度化,这体现在几个方面。
VR产品的一体化程度大幅提升
消费市场领域,VR产品的准入门槛会越来越高,那些小打小闹的轻量级产品(比如放个手机就能用的所谓VR眼镜)最终只能做做“外围女”,喝汤可能都轮不上。而真正的大佬玩家们会在高分辨率、高运行效率之外再进一步追求高集成度,这些没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财力物力是入不了行的。
比如这次HTC发布的Vive专业版,还有Oculus Go的一体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双眼分辨率以及性能提升的同时,VR厂商希望VR产品能够将视听体验进行整合,要视听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甚至要有人工智能。
显然,以后的VR不会甘心只做一个配件,而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产品,这其中芯片厂商的支持就不可或缺。
芯片厂商也来抢市场
所以就引出了下一个方面,芯片厂商的角逐。目前我们可以明显看到Intel和高通都对VR产品线的芯片市场感兴趣。其实就在同日的Intel发布会上,科再奇也将VR作为了一个重点内容,强调VR内容创建和交付所需要的计算力。而高通也在积极为VR厂商提供支持,其中Oculus Go就将使用高通骁龙821芯片。
就现在来看,几个芯片厂中Intel和高通是比较积极的,Nvidia似乎没那么积极,毕竟老黄现在兴趣全在自动驾驶上,而且高集成度的VR产品对于通信的要求颇高,没有基带的Nvidia本身就很被动。
这么说来,华为的麒麟是否有兴趣在这个领域分上一杯羹,倒是挺让人感兴趣的。
VR这块蛋糕能够引起芯片厂商的重视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信这个产业并非泡沫,而且会很有前景,但同时也表示这个产业现在几乎只欢迎大玩家来玩。
VR内容工业体系的形成
这两年的VR市场上人们抱怨最多的就是空有产品没有内容,而且现有的VR内容体量都不大,真正能够引起重视的VR内容几乎没有。笔者认识的一位视频制作导演就在前年大吹国内VR领域的资本环境如何好,自己要拍什么什么片,但最后几乎都没有翻出一点水花。究其原因,还是制作VR内容的设备在头两年没有成形,能力非常弱。
在这方面,Intel显然有更多的想法。在CES的发布会上,Intel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包括TRUE VR和TRUE VIEW,这些都是在VR内容生产方面的技术。同时公布的还有Intel Studio,这是专门用来拍摄基于TRUE VIEW技术的VR内容的工作室,面向制片公司,其中配备了全球最大的立体视频舞台和全面的后期制作和控制设施。
这也是个新的市场,就和电影工业形成之初的状态一样。后来我们都知道,索尼成了最大的赢家。VR内容的生产需要哪些技术,哪些专业的设备,这都没有形成标准,谁能最先下手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谁就能笑到最后。现在Intel看到了机会,其他还有谁会跟进呢?这块市场会拱手让给Intel吗?我们可以放长远去看。
最后总体看下来,今年的VR产业给我们感官就是从摸索走向真正工业化体系的开始,几个大玩家已经看清楚这个产业下一步要怎么玩了,剩下的就是需要一个契机把这个火烧起来。个人预计,从工业体系基本成形到VR市场真正打开,这中间市场培育的“点火”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年,而是“一点就着”。
本文来自中关村在线,本文观点不代表GameLook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