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2018年VR头显不会有重大突破
自Oculus Rift正式出货的2016年始计,VR历经了备受追捧的2016年以及冷暖自知的2017年。这两年之中,VR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各类生态逐步被确立。而在硬件方面,两年来VR头显在参数上却并未有太大的提升。并且VR硬件三巨头,Oculus、HTC以及一向被冠以黑科技的索尼皆表示过2018年内不会推出第二代消费级产品。那么制约VR硬件发展的因素是什么?87870将从头显屏幕、定位与交互、PC计算能力、无线传输等方面为大家一一剖析为什么说2018年VR头显不会有重大突破。
VR的灵魂——屏幕
首先先来聊一聊屏幕。自乔布斯从他口袋中拿出的iPhone的那一刻,人们便开始了对屏幕的追逐。分辨率、PPI、色域、尺寸等屏幕参数也愈发被厂商所看重,更高分辨率、更广色域、更大屏幕尺寸的显示面板纷纷被推出。
与智能手机相比,VR对屏幕素质的要求则更高一些。目前的主流VR头显屏幕分辨率稳定在2K,或是2560*1440或是2160*1200。当然,不排除一些个别产品的屏幕分辨率达到了4K乃至更高。然而想要彻底打破单眼分辨率与视网膜水平的差距,断不是目前2K、 4K乃至8K所能完成。
想要达到VR视网膜水平的显示效果,至少需要一块12540*6840的屏幕输出双目画面,按照现在流行的2K、4K的说话,这样一块屏幕差不多是13K。举个例子,如果维持如HTC Vive这样的显示面板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其PPI约为2567。
虽然已经有公司能够制造这样素质的屏幕,然而其量产依然遥遥无期。主流的2K与理想中的13K相差6倍有余,而我们从320*200到目前的1920*1080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提高VR设备的像素密度,并不是单纯地把高密度显示面板造出来然后放进头显这么简单。从2k到4k、4k到8k,每次升级看上去都只是数字翻了一倍,然而像素数量却是呈平方级上升的,4k是2k的4倍,8k是2k的16倍。视网膜VR级别的分辨率,其像素数量是目前Vive的33倍。
且不提视网膜水平的显示效果,我们分析一下4K面板。如要达到VR可用的显示效果,我们这里说的可用是指能以90Hz或120Hz稳定刷新。目前4K屏幕的刷新率最高也就是60Hz的刷新率,对于VR所需求的流畅显示而言,依旧不够看。
并且面板厂商的生产线十分有限,面对海量的智能手机订单且自顾无暇,如何能够单独开辟一条订单量还很少的VR面板的生产线。所以,2018年的在屏幕上依旧会以2K为主,个别产品能够达到4K或双目8K。
VR头显的关键——定位与交互
定位与交互一向被视为VR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随着Oculus、HTC Vive以及索尼和微软的一系列头显的发布,定位技术逐渐变为三足鼎立。即主动红外摄像头定位、激光定位和Inside-out摄像头定位。
三者之间各有优缺,无法互相取代。不过inside-out不需要单独的基站便可进行位置追踪又有微软进行背书,所以在近段时间内备受追踪,不过inside-out也有其局限性。目前尚未有可综合上述三种技术特性的新技术的出现,所以在2018年,VR在定位技术上应依然延续上述三种技术之一。
再说一说交互,虽然现在眼控、手势识别技术已经存在很了很长的时间,然而距离真正的商用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多的可能是以一种独立配件存在,如果想要真正的集成到头显当中,芯片小型化与算法都要重新设计。并且对VR头显来说,重量上的变化带来的体验上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交互方面,厂商们预计依然会采用保守的手柄交互方案。
PCVR的的背后功臣——计算性能
PC头显一直便是体验最佳VR设备,抛开其不一便携的特性来看,目前的PC头显已能满足消费者对于VR的初步幻想。一款体验出色的PC头显的背后一定有着一台配置客观的PC主机。
在摩尔定律逐渐失效的今天,GPU的性能提升十分平缓,下一代最高也只能在上一代产品的基础上提升30%。无法像前几年一样出现指数型提升。
我们假设单眼分辨率为2K,如果想要挖掘屏幕的全部优势,GPU也要出书同等分辨的的图像,性能压力将成倍递增,目前来看,想要保证高帧率(90Hz)运行,还不太现实。
当初GTX 1080发布时,一名VR游戏圈内朋友发朋友圈称“期待9080”。揶揄之意不用言表。更加成熟的体验,需要4K、8K乃至更高的屏幕以及更够让VR应用稳定90-120Hz的硬件平台,从目前英伟达显卡的发展趋势来看……短期内不太可能进行提升。
提升体验,剪辫子——无线传输
PC头显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的一点便是其头显后的“小辫子”。TPCAST的无线套件算是对“小辫子”的第一剪,随后的Amimon以及DisplayLink纷纷推出无线传输套件。DisplayLink根据其商业模式,Displaylink不会将产品投入市场,他们将和设备制造厂商合作,作为适配器量产,或直接集成到VR头显之中,至于时间……还无法预估。而TPCAST方面由于无法做到芯片以及设备小型化,所以目前应无法集成到头显之中。并且,以独立的配件进行销售更符合其公司的商业利益。所以,在2018年,我们可能依然看不到集成无线传输套件的VR头显。
总结:静待VR爆发,增大体量或等待供应链的整体提升
纵观上述方面,供应链的整体发展成为VR硬件发展的最大制约,各大供应商也并未正视小体量的VR订单。从这方面考虑,VR巨头们不会短期内发布第二代产品何尝不是无奈之举?目前能做的,静待VR的全面爆发,体量变大后,供应商才会开始专门针对VR头显去研发新的组件。不然,就只能寄希望于供应链的整体提升。
本文来自87870,本文观点不代表GameLook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