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厂干不过授权 最成功的[FF]并非出自SE

要问日本那些主机游戏大厂中,哪些公司在移动游戏时代到来后,在手游平台依旧混得最为出名?我想,除了IP大厂BNE之外,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KONAMI外,应该就是被冠名为“手游大厂”的SE了。虽然近年来,SE在移动市场上推出了众多FF题材的游戏,但这些作品难免良莠不齐,这个月以来,已经连续宣布停运了2款FF题材的游戏了。

FF

要问日本那些主机游戏大厂中,哪些公司在移动游戏时代到来后,在手游平台依旧混得最为出名?我想,除了IP大厂BNE之外,以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KONAMI外,应该就是被冠名为“手游大厂”的SE了。虽然近年来,SE在移动市场上推出了众多FF题材的游戏,但这些作品难免良莠不齐,这个月以来,已经连续宣布停运了2款FF题材的游戏了。

死盯IP崴了脚:一个FF反复鼓捣了N遍

自2010年开始,SE将旗下的《最终幻想1》和《最终幻想2》搬至iOS平台起,陆续将主机平台上的作品搬至移动平台,走上了全平台移植的道路,冷饭炒了是一遍又一遍。在这其中,以《最终幻想》系列最甚,整个系列13代作品(FF11为网游不算、FF15并未正式上线)中,仅前7代在iOS平台便被移植了22遍各类版本,其中甚者,诸如《FF4》更是被反复移植了7遍,也算是榨干剩余价值了。

ff03

随着IP价值的不断提高,国内外众多厂商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系列化、形成IP价值,而手游大厂SE作为其中的翘楚,手握《最终幻想》和《勇者斗恶龙》两大日本国民级IP(基本上相当于中国的《传奇》和《梦幻西游》)。但是成也IP败也IP,SE似乎是在IP手游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这两年除了主机游戏IP作品外,只有《校园女生强袭者》以及《百万亚瑟王》两款手游能被人记住。

自2013年开始,SE在移动游戏市场开始走起了全新的道路,由最早的“移植”到“换皮”再到“开发全新作品”,而实验的对象,自然就是被寄予希望的FF了。但目前看来,这条路看起来依旧不是太顺。虽然一个月来连续公布(或推出)了2款FF题材手游:《最终幻想:大师》和《最终幻想:勇者前线》(该作由《勇者前线》的开发商研发)。但依然难掩SE已经掏空了FF的剩余价值。

成也FF败也FF:最后死于自己手下

就在在最近的一个月内,SE就连续宣布关停2款根据《最终幻想》系列改编的全新作品,先是月初的时候发布了《最终幻想Agito》(以下简称Agito)的停运的消息,近日又宣布根据FF7中的竞速类小游戏改编的《最终幻想7 G-bike》(以下简称G-bike)将于12月15日停运。除此之外,早在去年就宣布了将《最终幻想Agito》移植到PSV平台,推出其进化版本《最终幻想Agito+》,也在经过数次跳票后,在今天的TGS上被确认终止开发,可谓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ff03

手游逆移植的《最终幻想Agito+》也在昨天宣布终止开发

虽说SE在经过一系列的复刻、换皮之后也走上了推出全新作品的道路,但目前看来似乎并不如我们原本所预想的那般一帆风顺。以此次停运的2款作品为例,一款是按照主机游戏等级素质,同时也是移动平台首款原创FF题材手游的《Agito》;另一款则是,根据FF系列中的“王牌”,FF7中赛车小游戏改编的竖版跑酷手游《G-bike》可以说两款产品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是都上线不到1年便惨遭腰斩。其中,《Agito》甚至未曾进入过前20。而《G-bike》的成绩就更为悲惨,似乎进入畅销榜的前100位都成为了一种奢侈。具体分析这些作品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1、网络技术不过关,事故、bug一大堆

《Agito》作为第一款原创FF手游,在当时吸引到了众多玩家驻足,而在游戏上线当天便因为服务器荷载过重导致崩溃。如果说《Agito》因为是其首款原创FF手游,犯错尚能理解,那么《G-bike》的事故频发则很难找到辩解的理由了。《G-bike》在上架首日便因服务器崩溃而临时维护,且在苹果上1星评价远高于5分,原因主要都是游戏闪退、服务器崩溃这些原本不算是问题的问题。

2、带着主机游戏的思想做手游,不考虑手游玩家

之前我们也说了,SE在移动平台走的是“移植”到“换皮”再到“开发全新作品”的道路,但是看起来SE依旧没有放下自己“主机游戏厂商”的架子。《Agito》就是最好的例子,游戏最初上线时,仅安装包便超过800M,这还不算完,进入游戏后还有一个2.6G的数据包,直接提升了游戏的进入门槛。

超大的包体对于主机玩家来说,或许还可以接受,但对于移动游戏玩家来说,网络环境以及其他因素都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3、依旧死抱着IP,看不到创新也看不到情怀

从此次停运的两款作品来看,一个是照搬了《FF零式》的架子,另一个是直接把《FF7》中的一个小游戏单独拿出来卖,这样的结果就是,很难让玩家看到公司的诚意。

以《Agito》为例,该作与《FF零式》的差别并不大,只是在操作方式上针对移动平台进行了改变,并添加了多个全新系统。但该作却死抱着主机时代的单机玩法,在玩家交互部分,除了能携带好友帮忙战斗外,就只有“讨伐战”这一多人合作PVE玩法,而且“讨伐战”的多人只是相对整个系统而言,对个人玩家来说其体验仍然是单机玩法。

墙内开花墙外香:最高收入的FF并非出自SE

现在看起来,SE可以说是在FF改编手游上一条道走到黑,此前还发布了一款名为《最终幻想 PORTAL APP》的资讯类APP,这一APP主要将向用户发送FF系列相关的最新情报、游戏发布等信息,同时还搭载了积分换礼机能。除了刚刚提到的那些资讯类功能之外,其还内置了《FF8》中的卡牌游戏《Triple Triad》。

ff01

畅销榜Top300中,最终幻想题材的游戏

但即使是这样,依旧难掩尴尬的事实,SE自研的FF手游缺乏高收入的产品,系列王牌产品《FF7》的复刻版最高只冲到畅销榜前20。但是我们再把范围扩大一下,就会看到榜单的Top20还是有“最终幻想”题材的游戏的,那就是《最终幻想记录者》(以下简称《FFRK》)。但是要知道,这款游戏从策划到研发再到运营都是由DeNA负责的,SE只是IP授权方,最终出现这种墙内花开墙外香的情况,也让人不胜唏嘘。

设《最终幻想记录者》畅销榜成绩在第12位、《梅比乌斯最终幻想》在54位、《最终幻想7》排名第297位。

问此时SE心理阴影的面积有多大?

直到今年的6月,这个现象稍微有所改善。《梅比乌斯 最终幻想》(以下简称《MFF》)在6月登陆iOS平台后,上线4天便成功超过FFRK,并一度冲入畅销榜前四位。目前来看,虽然《MFF》的成绩依旧不如《FFRK》,但我们认为这主要还是IP的差距。虽然两者都是“最终幻想”,但是《MFF》最多只能算是外传性质,而《FFRK》却是集合了FF1~FF14中所有的剧本和角色,同时还以点阵风格,打造怀旧风格,这样一比较,两款IP谁孰优孰劣高下立判(大概只有PSP平台的《最终幻想纷争》在IP上能与之一战)。

该作是以《FF7》、《FF13》制作人北瀬佳范为中心,游戏编剧是《FF 7》和《FF 10》的野岛一成,制作班底和主机平台上FF正传是同一级别,游戏以Unity 5引擎开发,这也是目前为止FF在手游领域的最高待遇。游戏安装包为70.4M,数据包有标准版 435M、高清版 670M两种选择,相较于此前的《Agito》好上不少。而在玩法上也专门为移动平台进行设计,竖屏设置还特别为左撇子设计了相反的UI设置。付费点方面更是向中国厂商学校,加入了VIP这种中国特色的付费模式。可以这么说,在经过了多年的摸爬滚打,SE终于被手游市场调教出个样子了。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15/09/229143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