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整体的互联网流量正呈现出快速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而这其中,影视娱乐类互联网应用首当其冲,在PC游戏时代、作为国内主要的网页游戏联运平台的PPS即在最近经历了一次快速的转型,今年一季度PPS开始正式发力手游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gamelook专访PPS游戏平台负责人徐韵中。
GameLook报道 / 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整体的互联网流量正呈现出快速向移动端转移的趋势,而这其中,影视娱乐类互联网应用首当其冲,在PC游戏时代、作为国内主要的网页游戏联运平台的PPS即在最近经历了一次快速的转型,今年一季度PPS开始正式发力手游业务,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表现。
今日,gamelook专访PPS游戏平台负责人徐韵中,其表示:“虽然今年第一季度才刚开始做,但目前手游月流水大约在2000万左右。有一些带有IP的产品,我们的分发量是其它平台的4倍以上。发行的话在手机网络游戏这一块我们在互联网渠道大概排到5-8名,好的游戏全渠道收入我们可以排到第一第二名。”考虑到PPS做手游时间还相当的短,且本身是影视类大应用而非垂直类的应用商店,这样的成绩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过去一年因为手游的快速爆发,IP概念在手游市场已经被炒的火热,各类知名吸量IP基本已经被收购的七七八八。PPS多年来一直深耕于影视娱乐领域,而此前PPS已完成了爱奇艺的合并与品牌升级,对影视类IP的情况PPS可谓知根知底。在采访中,徐韵中即向gamelook介绍了PPS独特的“影视结合游戏”的分发方式,并且介绍了有影视、动漫IP概念的手游产品在PPS呈现的强势数据表现。影视大应用是如何成功做好手游分发分发的?PPS对手游发行又有怎样的思考和布局,请看本次专访。
以下是GameLook采访PPS游戏平台负责人徐韵中实录:
影视流量转移移动端:PPS转型手游平台
整个互联网流量向移动端转移是大趋势,对爱奇艺的视频来说是否明显?
徐韵中:确实有这个情况。去年的话移动端占比大概占了50%,到今年大概占了60~70%。我们买的一些大剧在这方面上的情况更加明显。所有的内容流量都在转,且像我们的独播剧、《爸爸去哪儿》这样的独播综艺,它们的移动端转移倾向更加明显。
pc端流量是否严重下滑?具体流量转移是怎么样的?
徐韵中:pc端流量确实下滑明显。我觉得是从一个人的时间分配上来说,pc上这一块以后可能更多的是一个办公的途径,而移动端主要就是大家的一个休闲娱乐环境,更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流量转移的话,目前还是以稳定增长为主:并没有说移动端增长,导致PC端下降特别快移动端特别多这样一个情况。目前流量的转移还是属于正常范围,只不过是大家使用的环境不同了。
PPS游戏以前是一个页游的主要联运平台,现在是不是积极在往手机这方面转移?
徐韵中:是的, 原来我们这边页游流水情况大概是占了70~80%,但在今年的一二季度的时候做了比较大规模的改变,把70%的人员和精力投入到移动游戏这一块,增长也算比较明显的。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大概增长了3倍左右吧。
PPS游戏发行手游团队大概有多少人?有没有研发团队?
徐韵中:我们也有自己的研发团队,部门总共是180人的规模,50人是研发,40人是客服,剩下的负责运营和维护。现在大部分人都在上海,不过客服团队还有一小部分还留在重庆,大概有20人左右。上海的商务团队负责与外地的CP合作。
发力手游分发仅半年:月流水已达到2000万
您之前也一直在联运页游。像现在您觉着比起流量变现能力的话,手游强还是页游强?
徐韵中:这个比较起来不太一样。因为移动端和网页端的估值也会不太一样。但是从现在目前的变现能力来说,肯定是手游的变现能力会更强。因为页游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所以机会会少一些。
但是手游这一块,机会还是相对会比较多一些。目前来看,还是有一些暂时比较低价的渠道还在。
其实页游整个行业的跌势可能是没有办法止住了,所以页游方面我们暂时只能靠精做游戏,另外一方面与影视IP进行捆绑,降低用户引入的成本。
手游产品接入PPS游戏要经历怎样的一个流程?爱奇艺是否和其它百度系渠道也有合作资源?
徐韵中:网游的话,首先要商务洽谈,然后会把产品给我们的评测团队,评测团队评好级,B以上的产品我们会进行排期接入。当然,如果是特别高或者首发的游戏我们会更加优先对待。
单机游戏就是从运营商或者比较好的CP上面拿一些游戏,然后评测会比较松,主要做上架的工作。
合作的话,我们其实也不算是百度系的(笑)。其实相对而言我们在游戏发行还有渠道这一块还是比较独立的,与百度可能更偏向于战略合作吧。我们的独家游戏在他们那边会得到比较大的支持,他们的产品在我们这边也是一样。包括我们的SDK也是独立的。
爱奇艺和PPS合并之后,流量的叠加效应在哪里体现?
徐韵中:原来PPS游戏只能使用自己的资源,现在可以使用双方的资源。叠加效应目前的话,因为爱奇艺和PPS这两个平台的用户重合度是5%的,所以叠加效应非常明显。
像今年爱奇艺第一季度刚开始做这个这个手游联运,平台月流水大概在多少?
徐韵中:手游这一块的月流水大约在2000万左右。去年的话因为我们还是更多在做页游这一块,没有专心再做手游这一块。
因为之前爱奇艺和PPS合并,我们更多把工作重心放在帐号打通这些比较基础的工作,所以没有发力做移动端。像今年年初才开始发力做这一块。
发行的话在手机网络游戏这一块我们大概在互联网渠道可以排到5-8名,排在前面的大概有360、百度、UC等等,有时候小米会比我们高一些,有时候能够和小米持平。好的游戏我们的收入可以排到到全渠道的第一第二名,最近发的几个游戏我们都达到了前5,甚至是第3、第2。
整个PPS游戏联运的产品有多少?单机和网游所占比例大概如何?
徐韵中:手游算上单机的话是有1000多款,如果没有单机就是一些网游大概100多款。
今年年初刚开始做移动游戏这一块的,现在的成长速度还是非常快的。可能目前来说还比较满意,但业界知名度还不是很高。所以我们现在会精做一些游戏,目前看来很多CP也是会慕名找过来,基本上所有的游戏我们现在都是可以拿到首发。
因为我们做网游是比较早的,前几个月单机类游戏才刚刚接好,所以现在单机的收入占比不算很高,大概占比30%左右,未来大概能达到互相55左右。这也是我们经过调研之后得到的结果,希望最后我们得到的比例能在对半开左右。
目前卡牌类手游泛滥,你们平台对于游戏类型有没有特别的倾向?
徐韵中:现在看下来中国市场还是以卡牌为主。但是之后的状况,像最近出来的《刀塔传奇》、《酷酷爱魔兽》等等已经有点偏向于动作类的了。之后也会慢慢往动作类转,毕竟卡牌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平台现在还是以卡牌为主,当然将来也会出一些三代卡牌、甚至四代卡牌类等等。具体来说的话我们没有特别的用户归属度,只不过是影视类或者是IP特别好的产品对我们来说分发更加容易一些。
爱奇艺的联运是觉得首发就OK,还是也会寻找一些独代产品?有没有计划要拿多少?
徐韵中:我们同时也在找一些独代产品。联运是我们刚开始第一步的策略,就是把分发量、渠道等等先做上去。然后第二步可能就会找一些独代产品进行发行,我们会比较重视这个影游合作。
今年独代产品大概拿3-4款吧,我们已经在做的也有一两款了。另外我们自己还有一些自制剧,如果觉得这个题材比较适合改成游戏,那我们也会把这个IP改成相应的游戏。
大概9月份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逗比妹子传》的动画片,同时我们也与“坑爹”系列进行了合作,可能会出一个《坑爹4》,然后把这个IP改成一个游戏同步进行发行。
很多发行商也采取投资的方式来和CP捆绑,这事靠谱吗?
徐韵中:现在从我们体制上来说这方面还是有些难度,但是我们现在有3个自研团队,自研团队如果有一款产品能够成功的话,我们可能就会用成立公司的机制独立出来。
目前自研团队产品的话估计还是要等一段时间。一个是9月,一个是10月份,还有个要等到明年年初。两个手游一个页游,页游的可能会上线比较早。
PPS分发手游的优势:影视IP、自制剧IP与游戏的结合
你们采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手游产品的分发?
徐韵中:第一,我们通过视频端,提前在爱奇艺安卓启动端里面的游戏中心进行分发。同时,我们的广告也会进行一些引流。
第二,我们会做视频用户的结合。比如说用户去搜《爸爸去哪儿》的时候,可以看到我们APP安卓端的搜索结果页上,第一页上显示的就是《爸爸去哪儿》的游戏。同时播放页里面提供的第一条缓冲栏里显示的也是《爸爸去哪儿》游戏的情况。所以我们基本上能做到引流结合,特别是一些有IP的产品,能够把IP和游戏更好的结合起来,较精准的对目标用户进行投放。
最后就是我们对手游这块也做一定程度的外投。就是这三块内容。
有没有想过依靠视频大应用为基础,多推几个细分APP提高流量获取能力?
徐韵中:这个我们已经有了。我们有爱奇艺动漫,包括爱奇艺电视剧、纪录片等等专攻细分市场的APP,这些都是有的。但是这个不是主要的分发渠道,APP的人力、技术成本还有维护成本都比较高,所以暂时性的我们还是以主要的APP为主。
IP对吸量能力影响非常突出,您怎么看IP呢?
徐韵中:其实IP也分很多种:有些是爆发型的IP,而有些是积累型的IP。积累型IP可能现在百度指数不算最高,但是看过他的人可能会很多,比如以前出过好几部影片的这种IP。这种延续性的IP的价值会比较高一些。
爆发性的IP话,可以用电影为例。这类IP和制作、宣传发行都是有关系的,相对而言的话,风险会更大。
对于开发商来说的话。影片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档期。可能上档前一两个月才告诉你这个游戏可以改编,但是这样做出来的游戏也好不到哪里去。最好的话就是至少提前6-8个月就着手开始做这些工作。
你们觉着PPS游戏 这种平台适合联运哪些类型的游戏?
徐韵中:我们特别挑的就是我们平台有版权的那些剧特别是独播剧,像《爱情公寓》、《爸爸去哪儿》等热门节目。包括像一些新的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等等,这种类似的手游在我们渠道这边表现会特别好。但是IP的话我觉的还是一个市场性,他对于市场上的吸量效果会比较好一些,但是对于游戏本身来说我觉着是要看内容的。
有IP的是不是转化效果会比没有IP的效果要好很多?
徐韵中:基本上能好4倍。之前我们做了一个有IP的产品,叫《爱情公寓》,但实际上我们分发量是其它平台的4倍以上。包括《爸爸去哪儿》也是,《爸爸去哪儿》其实这个产品已经上线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们每天持续的时间还是非常高的。
具体IP的话,影视剧比起小说之类的IP可能会更高一点,有影视剧的话我们分发的途径也会更多。但是没有影视剧也有希望。
比如说最近我们分发比较好的一个游戏叫《去吧皮卡丘》,他其实是一个比较吸量的产品,像影视剧的话结合的点不算最多,我们可能只不过是在一些像神奇宝贝、相关的一些小孩看的一些影视剧集做相关的推动。但实际上这个IP是非常吸量的,所以我们也在上面做大规模的推广。这个产品现在应该是除了360以外我们收入是第二名的。
您说的这种情况很有意思,有影视和没影视是两个结果。对于CP来说,你们能不能做些影视片来提高下载量吗?
徐韵中:这些也有的。像之后中手游要发一个《全民封神》,他们也是要做一个类似《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个片子,最后也是会到我们平台上播放,同时我们也会推他的游戏。
但这个还是要具体而论,主要看CP的实力。如果CP实力、资金不算非常丰富的话,他可能就不会在这方面有所投入。像现在我们也在这方面有一些考虑,比如签独家剧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跟剧组成立一个工作室,从他拍摄到一些游戏、到电商我们都会整包的进行发行。
整包发行指的是?
徐韵中:随便举个例子:假设年底有一个大制作的片子,预计的票房也非常高。同时我们爱奇艺有一个前段时间刚刚成立的爱奇艺影业。那么爱奇艺影业就会和比如光线同时发行这个片子,那爱奇艺游戏同时也会发行相关的游戏。
这就是整包发行的方案,同时将影片和游戏一块发行出来,能够打造一个小型迪士尼的概念。具体游戏的独代权归我们,同时找谁来开发也是由我们来决定。就是我们是IP的实际拥有者,同时我们会做发行的工作。但开发具体是不是由我们来做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具体调整。
自制剧IP的价值和吸量能力和一般综艺节目对比处于什么地位?
徐韵中:跟有名气、有积累的IP相比,自制剧肯定是比较弱的。但是对于渠道方来说,他肯定希望自制剧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占一席之地,所以大多数做出来的自制剧会动用全部资源进行推广。
由于这类自制剧对于剧本策划要求都非常高。所以,我们现在都是和一些有名的工作室进行合作。这类IP今年可能不算太多,大概在二三十个左右。不过在明年预计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像这类IP的话我们也可以授权出去,但刚开始的话我们会更倾向于自己试一试,同时我们自己做能够发挥的效果也会更大。
产品的话,有些我们选择单独定向邀请开发商来做。当然,大家来买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来看的话,CP们选IP会倾向于沉淀比较多、用户比较大的类型。这种情况下,可能自制剧对他们的吸引力还不是很大。
我们现在就是准备把自制剧IP和游戏都拿在手里,等到一两款自制剧或者游戏做起来,对大家影响力比较大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再进行售卖。
在做产品的时候,我觉着有些产品要根据他的类型来做。比如说一个比较搞笑轻松的IP,我们就从单机这层面出发去做这么一款产品。我们不希望做一个换皮的产品,这样对自制IP也是一个比较大的损伤。现在也是在慢慢培养自己的IP,一边培养一边累积。
游戏与影视结合有什么成型的套路?
徐韵中:要想游戏与影视深度结合,可能要在它的拍摄前期就已经做好比较好的工作,包括我们会派专门的人去剧组跟着项目,看看有什么比较可以植入的地方,比较简单就是片头和片尾、口播的植入。另外发布会的时候会做一些植入。上线以后影片相关一些位置上的展露。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amelook.com.cn/2014/08/177031